导图社区 第八章 战略性计划
《管理学》第八章战略性计划知识点总结,包括战略性计划实施原则和要求、愿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内容、目标市场研究、战略选择等等。
编辑于2022-11-02 21:07:56第八章 战略性计划
考点一 战略性计划
内容: 1.愿景和使命陈述——首要内容.任务 2.战略定位: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研究,确 定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3.战略选择: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4.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将战略性计划付诸实施
原则: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满足和创造顾客需求
要求:全面和均衡的制定一系列战术性计划
考点二 愿景和使命陈述
愿景:是组织期望未来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远大的目标和追求,是组织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达到的目标
使命:是组织最基本的任务.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要求:生动活泼.言简意赅.易于记诵.具有鼓舞性
内容:
核心意识形态
核心价值观
核心目标
远大的愿景
10—30年宏伟的,大胆的,冒险的目标
生动逼真地描述
考点三 战略环境分析内容
1.“天”是指外部一般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是指所处行业环境 3.“彼”是指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4.“己”是指企业自身条件 5.“顾客”是指企业为之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考点四 目标市场研究(顾客研究)目标市场
1.总体市场分析.市场容量及便利性 2.市场细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 3.目标市场确定:选择一个细分市场 4.产品定位:产品性能.价格.渠道.包装等在市场中的地位
考点五 战略选择 基本战略
提出者:波特
名称:竞争战略
类型
成本领先战略
1.又称低成本领先战略
2.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成为行业中低成本供应商
3.产品——目标市场1 ——目标市场2 ——目标市场3
特色优势战略
1.又称差异化战略
2.产品或服务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3.产品1——目标市场1 产品2——目标市场2
目标集聚战略
1.又称集中化战略 2.对某一个细分市场量体裁衣,服务该市场而不是其它的几个市场 3.产品1——目标市场1
成本战略
成本战略Ⅰ(企业核心能力内部扩张)
一体化战略(控制权)
1.前向一体化:企业获得零售商或销售商的所有权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2.后向一体化:企业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3.横向一体化:企业获得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所有权并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多元化战略(业务范围)
1.同心多元化:增加新的与原有的业务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2.横向多元化:向现有市场(顾客)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顾客相关.产品不相关 3.混合多元化: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完全不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相关多元化
加强型战略
1.市场渗透:现有产品——现有市场 2.市场开发:现有产品——新市场 3.产品开发:新产品——现有市场
成长战略Ⅱ(企业核心能力外部扩张)
1.战略联盟: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 2.虚拟运作:将业务专长集中在自己的优势方面,把非业务专长外包出去. "可以租借,何必拥有“ 3.出售核心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将产品出售给生产者其进一步加工
防御战略
1.收缩战略:减少投资 2.剥离战略:出售部分资产 3.清算战略:出售全部资产
考点六 目标
地位:是计划的基础
SMART原则:1..目标集体明确 2.目标可以度量或测量 3.目标可以实现 4.目标相互关联 5.目标的时间限定
性质:1.简称层次性:从战略目标到个人目标形成一个体系 2.网络性:横向整体协调 3.多样性:任务和主要目标可以多种多样的 4.可考核性:途径—目标量化 5.可行性 :(1)目标可以实现,可以完成。(2)理论基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效价: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工作目标的有用性 期望值:工作目标概率的估计.即工作目标的可能性 6.挑战性:(1)理论基础:期望理论 (2)跳一跳,摘桃子 (3)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7:伴随信息反馈性:及时反馈给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参与者
设置原则:可行性原则.可考核性原则.时限性原则
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首要作用 2.凝聚左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作用 3.激励作用——符合需要;挑战性 4.可考核作用——目标是考核奖惩的依据
考点七 目标管理
代表人:德鲁克
代表作:《管理实践》
学派:经验主义学派
地位:管理中的管理 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企业的唯一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波特:竞争归根结底是满足和创造顾客
含义:目标管理是一种鼓励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在工作中自我控制,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人性:自我实现人 Y理论
权力:分权 授权
主旨:用自我管理代替传统压制性管理
适用对象:组织及组织成员;更适合主管人员
组织结构:扁平式组织
目标性质:短期.量化目标
目标管理类型:全分解式: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成员.强调个人.但影响整体 半分解式:目标分解到科室.车间.工段等基层组织,并不制定十分具体明确的个人目标考虑整体
目标管理的性质
1.是一种计划手段,也是一种控制方式 2.是一种绩效评估的方法,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 3.是一种工作程序,是一种管理思想 4.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种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特点
1.实行参与管理,制定者就是参与者 2.强调组织成员自我控制(最大特点之一) 3.促使权力下放 4.强调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行为本身(成果第一方针) (最大特点之一) 5.权责明确 6.建立目标系统 总目标.分目标.个人目标体系.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孔茨的观点
目标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体系,是用系统的方法将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
优点
1.知道期望结果 2.帮助计划开展 3.改善上下沟通(改善人际关系) 4.清楚组织目标 5.评价公正合理
缺点
1.目标制定困难——最大缺点 2.强调短期目标——忽视长期目标 3.增加管理成本 4.结果掩盖过程 5.目标激励脱节 6.哲学假设不在——Y理论的人性假设不一定存在
思想
1.企业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人员就是通过这些任务对下级进行领导,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任务~目标~领导~总目标 2.目标管理是一种工作程序,企业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以此项责任作为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个人贡献的准则 程序~共同~责任~准则 3.企业中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他们的要求,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分目标也是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分目标~总目标:要求/贡献) 4.管理人员和员工以设定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管理,以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为要求,进行自我指挥和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5.管理人员对下级的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过程
目标制定与展开
中心任务
上下协调,制定好各级组织的目标
内容
调查研究,目标展开,定责授权
目标实施
咨询指导,跟踪检查,协调平衡
成果评价
内容
评价工作,实施奖惩,总结经验教训
要求
主体
上评下,下评上,同平同,自评自
意义
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激励控制的手段
周三多版 (案例分析)
1.制定目标:形成一个以组织目标为中心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 2.明确组织的作用:明确组织各部分及成员的责任 3.执行目标:资源保证 4.评价成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5.实施奖惩:在评价成果和情况,总结的基础上进行 6制定新目标: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目标制定注意问题 (案例分析)
1.目标应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 2.目标具有层次,总目标都应对应分目标 3.目标是可行性的,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4.目标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 5.目标一旦制定应保持稳定,但也应根据环境变化和情况进行修订,实行滚动目标
考点八 滚动计划法
性质
定期修订未来计划
思想
根据环境的变化情况和计划的执行情况送气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动,把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 结合起来
条件
环境变,品种不变
原则
远粗近细,近具体,远概括(概略)
优点
1.最大优点:计划实施切合实际,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要更加切合实际 2.是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互相衔接,短期计划内部个阶段也相互衔接 3.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提高了组织的应变能力
考点九 网络计划技术
名称
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径法;网络组合法
原理
把一个项目或工作分成不同作业,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项目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
目的
确定关键路线,合理安排利用资源,确定工作时间进度
性质
是一种计划方法,也是一种控制手段
控制类型
前馈控制,最佳控制
网络图
1.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是核心工具
2.要素
1.事项:只有一个起点事项和终点事项 2.工序:事项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相关关系 3.路线:关键路线——有一条或几条占用时间最长的线
3,性质:表明各项目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
评价
1.能够清晰表明整个工程各个项目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项目关系,并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路径和环节(全面管理,不是重点) 2.对整个工程的时间进度和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3.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与控制 5.易于操作 6.迅速确定计划工作的重点
考点十 推进计划流程的方法
PDCA循环
人物
戴明
名称
戴明环 戴明循环
含义
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处理)
特点
大环套小环.上升式循环.综合性循环.关键阶段是A(改进)阶段
预算管理
思想
计划.预测.控制
类型
内容
投资预算管理,经营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
力度
刚性预算管理,弹性预算管理
零基预算
重新制定新的以零为起点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