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文诗歌表达技巧及表达方法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
这是一篇关于鉴赏古诗歌语言的思维导图,包含结构特点:尾句作用: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以景衬情,以景结情,含蓄隽永;中间句作用:承前启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三讲:赏析古诗歌表达技巧
第一课时:准确界定表达技巧不混淆
类型一:修辞手法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突出事物特征,使所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生动鲜明
比拟
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
开头设问问题引人,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
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的作用
双关
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
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
叠字
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的作用
类型二:表现手法
烘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只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使烘托的事物,更加突出形象
渲染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联想
由一种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种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一个典型
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想象
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的过程
对比
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揭示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震撼人心
比兴
以:以此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衬托
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虚实结合
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
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对写法
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方的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
常见于表现亲情的作品中,单方面写思乡念亲只是一层意思,如果转换角度写两地的思念,情感的表现将更加细腻动人,耐人寻味
类型三:表达方式
描写角度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角度变化
绘声,绘色,会形
正侧结合
白描
细节描写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助景
乐景写哀情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借助物
托物言志
借助事
借古讽今
用典
类型四:结构技巧
铺垫
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照应
诗人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从而使后面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卒章显志
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智或情怀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篇。这种结构技巧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欲扬先抑
指不从正面平铺直叙,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自己褒扬的真实意图
第二课时:掌握通用答题技法
明确“答什么”
审题型
审范围
审角度
审数量
学会“怎么答”
步骤一:定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的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二:释运用
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步骤三:析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