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
这是一篇关于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天鹅之歌》、教育实践活动等。
编辑于2022-11-13 14:59:59 湖南从广义上说,知识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从狭义上说,知识理解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 总之,知识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理解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指导掌握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加深的思维活动
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错误概念的转变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广义的知识应用,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知识应用,是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从广义上说,知识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从狭义上说,知识理解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 总之,知识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理解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指导掌握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加深的思维活动
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错误概念的转变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广义的知识应用,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知识应用,是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裴斯泰洛齐
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天鹅之歌》
教育实践活动
1767-1773
创办了新庄农村,试图通过农场教给农民关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以此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生活水平
1774-1780
在新庄办了一个“孤儿院”,又称“贫儿之家”, 除了教儿童纺纱织布、种地外,还教授简单读写算
教育史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初次实践
1798
在斯坦兹兴办了斯坦兹孤儿院,一边组织劳动一边教授基本知识
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他开始了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与实验
1799
来到布格多夫城成功地进行了低年级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布格多夫学校也被誉为近代欧洲初等学校诞生的标志
1805
将学校迁到伊佛东,创立了伊佛东学校,包含小学、中学和师范部
由于办学成绩斐然,该学校成为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
他继续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革新实验与理论探索,将教育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
1825
写成总结一生教育工作经验的最后一本著作《天鹅之歌》
教育目的论
指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
教育的唯一目的:“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教育使人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即培养所谓的“完人”或“真正的人性”
对于人的天性,认为人是有二重本性的,兼具动物性与崇高性
动物性:个体保存自己的本能,是低级天性
崇高性:追求自我完善、能懂得追求真善美的更高价值
教育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人从低级天性往高级天性培养
和谐教育论
人的天赋本性具有均衡性和统一性的特点,潜在的要求人的发展趋向全面和谐
主要体现在
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所有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财富
教育应该适应自然
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能力的发展,遵循儿童能力发展的进程
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性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人的天性和形成完美的人也就是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要素教育论
在教育心理学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初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论述, 也是为初等教育所作的开创性实践的结晶
可以看作是裴斯泰洛齐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致力于要素教育的主要原因
认为儿童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发展都有其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他始终希望广大劳动人民都能接受更加简便有效的教育
要素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切知识都存在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要素”开始,再过渡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从而循序渐进地促使儿童身心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要素教育论体现在其初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涵盖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
体育
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力量和技巧的发展
各关节的运动被看作最简单的要素。 其中关节活动的最基本动作包括打击和拖拉、搬运和旋转等。
在对这些关节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儿童身体的各种技巧和力量, 不仅使身体获得健康,更进一步地获得初步的劳动能力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被誉为裴斯泰洛齐整个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核心思想。
他强调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首先应该在家庭中培养儿童对母亲的爱,之后再扩大到爱家庭的其他成员, 在学习中扩大到爱全人类,并由此意识到自己是整个人类中的一员,一个人的道德力量至此得以实现。
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使儿童练习道德的行为。教育儿童要靠说理而不是体罚
智育
数目、形状和语言是教学的基本要素,通过掌握这三个要素可以实现智育的目的。 对应开设学科分别是算术、几何和语文,即儿童所要接受的智育主要有三个部分:计算教学、测量教学和言语教学
从要素教育理论出发, 进一步改变了初等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 奠定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化论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口号的教育家,也是他新式教学的总原则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将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把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即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具体是指
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的发展
将教育目的和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基础上
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
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应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
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教学要遵循自然规则,要与自然活动的规律相协调,首要的就是要使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一致
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
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儿童成为自己的教育者
建立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化和要素教育理论,具体研究了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为科学地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开创了基础,他也被誉为“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语言教学方面
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把语言教学分成三个部分, 即语言教学要从发音教学开始,然后进行单词教学,最后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教学
还设计了语言教学的各种联系形式,采用直观教学法扩大儿童语言词汇
算术教学方面
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详细介绍了算术教学方法:把数字1看作数目的最简单要素,而计数是算术能力的要素。
算术教学应该首先通过具体实物或直观教具使儿童产生1的概念,并从数字1开始,在个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运算
其教学基本顺序是加法、乘法、除法、减法
测量教学(形状教学)方面
目的是培养儿童对事物形状的认识能力
直线是构成各种形状的最简单要素
测量教学先从认识直线开始,其次学习由直线组成的四边形、三角形及各种多边形
强调将测量教学和图画教学、写字教学等内容结合并结合实地测量来学习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敏锐地看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具有重大意义,他虽不是第一个提出的,但是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的特点
明确的把学习与手工劳动,学习与工厂相联系作为实验内容之一
意味着更有意识的将教劳结合视为探讨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安排学习为主,手工劳动为辅,但强调二者的联系与结合
学习和劳动能够结合之前,二者必须分别打好基础”即重视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也得掌握基本的手工技能
裴斯泰洛齐深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对培养人的重大教育意义,并认为这是基于教育心理化的教育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教劳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但是受时代背景限制,他并未真正理解和找到教劳结合的根本性的内在联系无法明白真正相结合还只是理想,带有明显乌托邦色彩
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理论教育,研究了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育法的基础,由此赢得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基人”的称号
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学心理化的口号,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
提出要素教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初等教育分科教学法体系,极大的推动了近代国民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被誉为“国民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实践和国民教育理论对欧美国家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19世纪初在欧洲一些国家不仅设立了“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甚至一时形成“裴斯泰洛齐运动”
19世纪上半的许多著名教育家如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贺拉斯•曼都深受其影响
他的学说清末传入我国也对我国的初等教育有相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