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胰腺疾病
胰腺疾病分为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对研究胰腺癌疾病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2-11-15 10:38:45胰腺疾病
胰腺炎
主要致病因素
胆道疾病
最多见
胆源性胰腺炎
结石可阻塞胆总管末端
胆汁经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
饮酒
第二常见病因
代谢性疾病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高钙血症
十二指肠液反流
医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
利尿剂
呋塞米
噻嗪类
雄激素
还有好多
创伤、肿瘤
胰腺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与病生
多数认为是因为腺泡内胰酶激活诱导胰腺实质的自身消化
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是板机点,最先激活的酶
磷脂酶A
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
脂肪酶
降低血钙
弹力蛋白酶
破坏血管
腺泡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
引起炎症级联反应
病理
主要为胰腺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出血、和坏死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多局限于体尾部
胰周可有积液
腹腔
脂肪组织,特别是大网膜
可见散在粟粒状或斑块状的黄白色皂化斑(脂肪酸钙)
腹水为淡黄色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
胰腺实质
肿胀,呈暗紫色
坏死灶呈灰黑色,严重者整个胰腺变黑
腹腔内
可见皂化斑和脂肪坏死灶
有咖啡色或暗红色血性液体或血性浑浊渗液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腹痛
常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
性质
腹痛剧烈
多位于左上腹
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
胆源性者
腹痛始发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
腹胀
与腹痛同时存在
腹腔神经丛受刺激引起肠麻痹的结果
后期腹内压增高
可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恶心、呕吐
呕吐物常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
腹膜炎体征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常无明显肌紧张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可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其他
发热
轻症
可不发热或轻度发热
合并胆道感染
伴寒战、高热
胰腺坏死伴感染
持续性高热
休克
重症胰腺炎
早期
主要为低血容量休克
晚期
感染性休克
最常见的并发症
青紫色瘀斑
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
Grey- Turner征
出现在脐周
Cullen征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胰酶测定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血清、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
数小时升高,24h达高峰
4-5天恢复正常
尿淀粉酶
24h才开始升高,48h达高峰
1-2w恢复正常
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血淀粉酶升高
升高没那么离谱
消化道穿孔
肠梗阻
胆囊炎
肠系膜缺血
其他项目
C反应蛋白
增高提示病情较重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符合其中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与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相符的腹痛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3倍
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
病情分级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为水肿性胰腺炎
无漆光呢衰竭和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主要表现
上腹痛
恶心、呕吐
可有腹膜炎
中症急性胰腺炎(MSAP)
伴有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
48h内可自行恢复
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且不能自行恢复
涉及器官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肾脏
腹膜炎范围大,腹胀明显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偶见皮下瘀斑征
Grey-Turner征
Cullen征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胰腺假性囊肿
急性坏死物积聚
包裹性坏死
全身并发症
SIRS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轻症胰腺炎及尚无外科干预指证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禁食、胃肠减压
补液防休克
镇痛解痉
抑制胰腺分泌
生长抑素
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应用
手术治疗
适应症
伴胆总管下端梗阻或胆道感染者
合并肠穿孔、大出血或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和胰周围坏死组织激发感染
急性腹膜炎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
方法
最常用
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
形成假性囊状者
一般小于6cm,无症状动态观察
手术适应症
出现出血、 感染、破裂、压迫等并发症
出现腹痛、黄疸等
胰管梗阻与主胰管相通
多发性囊肿
方法
择期引流
内引流
主要方式
囊壁成熟(6W以上)
外引流
慢性胰腺炎
多种原因导致胰实和胰管不可逆慢性炎症损害
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临床表现
最常见
腹痛
部位
位于上腹部剑突下或偏左
慢性胰腺炎四联症
腹痛
体重下降
糖尿病
脂肪泻
诊断
超声
胰腺局限性结节
胰管扩张,囊肿形成,胰肿大或纤维化
EUS—ERCP
除可显示胰管扩张或呈串珠样改变外
还可发现胆胰管开口异常
可进行活检穿刺、胰管引流
治疗
非手术治疗
病因治疗
镇痛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补充胰酶
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
主要是减轻疼痛,但不能逆转病理过程
胰管引流术
胰腺切除
胰腺切除联合胰管引流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
胰腺癌
病理
90%胰腺癌为导管腺癌
分类
胰头癌
最多见
胰体尾部癌
诊断
临床表现
上腹疼痛
首发症状
早期
因肿块压迫胰管
胰管不同程度梗阻及压力增高
出现上腹不适、或隐痛、钝痛、胀痛
中晚期
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
出现持续剧烈腹痛
向腰背部放射
不能平卧,呈卷曲位
黄疸
特点
无痛性进行性加重
由于肿瘤压迫或浸润胆总管所致
癌肿距胆总管越近黄疸越严重
消化道症状
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
部分可有恶心、呕吐
侵犯十二指肠
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消瘦和乏力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学检查
淀粉酶
早期一过性升高
胆道梗阻时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
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轻度升高
尿胆红素阳性
免疫学检查
CA19-9
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
影像学检查
CT
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是首选
内镜超声
可发现1cm的肿瘤
必要时可行超声下穿刺活检
鉴别肿物良恶性
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
对不可切除者
采用放化疗
常用药物
吉西他滨
氟尿嘧啶类
壶腹周围癌
包括
壶腹癌
胆总管下端癌
十二指肠癌
病理
主要为腺癌
其次
乳头状癌
粘液癌
诊断
壶腹癌
黄疸出现早,可呈波动性
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部有关
大便潜血
可为阳性
合并胆道感染时
发热
腹痛
黄疸
胆总管下端癌
黄疸进行性加重
可出现陶土色大便
十二指肠腺癌
黄疸出现较晚,不深且进展较慢
大便潜血
阳性
出血量大时
可有柏油样便
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
功能性
胰岛素瘤
最常见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
低血糖
症状常出现在清晨和运动后
诊断
定性诊断
典型Whipple三联征
空腹/运动后血糖出现低血糖
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
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诊断
饥饿诱发试验出现低血糖并满足以下即可诊断
血糖≤2.22mmol/L
胰岛素水平≥6uU/ml
C肽水平≥200pmol/L
胰岛素原水平≥5pmol/l
β-羟丁酸≤2.7mmol/L
血/尿无磺胺脲类药物代谢产物
治疗
根治性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胃泌素瘤
来源于G细胞
第二常见的pNENs
分类
散发性内分泌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甲旁亢
胰腺内分泌瘤
垂体瘤
位于
诊断
临床表现
顽固性消化性溃疡
最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
腹痛
其中2/3伴腹泻
与胃酸高分泌有关
胰腺疾病
胰腺炎
主要致病因素
胆道疾病
最多见
胆源性胰腺炎
结石可阻塞胆总管末端
胆汁经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
饮酒
第二常见病因
代谢性疾病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高钙血症
十二指肠液反流
医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
利尿剂
呋塞米
噻嗪类
雄激素
还有好多
创伤、肿瘤
胰腺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与病生
多数认为是因为腺泡内胰酶激活诱导胰腺实质的自身消化
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是板机点,最先激活的酶
磷脂酶A
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
脂肪酶
降低血钙
弹力蛋白酶
破坏血管
腺泡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
引起炎症级联反应
病理
主要为胰腺呈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出血、和坏死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多局限于体尾部
胰周可有积液
腹腔
脂肪组织,特别是大网膜
可见散在粟粒状或斑块状的黄白色皂化斑(脂肪酸钙)
腹水为淡黄色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
胰腺实质
肿胀,呈暗紫色
坏死灶呈灰黑色,严重者整个胰腺变黑
腹腔内
可见皂化斑和脂肪坏死灶
有咖啡色或暗红色血性液体或血性浑浊渗液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腹痛
常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
性质
腹痛剧烈
多位于左上腹
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
胆源性者
腹痛始发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
腹胀
与腹痛同时存在
腹腔神经丛受刺激引起肠麻痹的结果
后期腹内压增高
可导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恶心、呕吐
呕吐物常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
腹膜炎体征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常无明显肌紧张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可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其他
发热
轻症
可不发热或轻度发热
合并胆道感染
伴寒战、高热
胰腺坏死伴感染
持续性高热
休克
重症胰腺炎
早期
主要为低血容量休克
晚期
感染性休克
最常见的并发症
青紫色瘀斑
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
Grey- Turner征
出现在脐周
Cullen征
诊断
实验室检查
胰酶测定
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血清、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
数小时升高,24h达高峰
4-5天恢复正常
尿淀粉酶
24h才开始升高,48h达高峰
1-2w恢复正常
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血淀粉酶升高
升高没那么离谱
消化道穿孔
肠梗阻
胆囊炎
肠系膜缺血
其他项目
C反应蛋白
增高提示病情较重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
诊断标准
符合其中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与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相符的腹痛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3倍
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
病情分级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为水肿性胰腺炎
无漆光呢衰竭和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主要表现
上腹痛
恶心、呕吐
可有腹膜炎
中症急性胰腺炎(MSAP)
伴有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
48h内可自行恢复
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且不能自行恢复
涉及器官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肾脏
腹膜炎范围大,腹胀明显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偶见皮下瘀斑征
Grey-Turner征
Cullen征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胰腺假性囊肿
急性坏死物积聚
包裹性坏死
全身并发症
SIRS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治疗
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轻症胰腺炎及尚无外科干预指证的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禁食、胃肠减压
补液防休克
镇痛解痉
抑制胰腺分泌
生长抑素
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应用
手术治疗
适应症
伴胆总管下端梗阻或胆道感染者
合并肠穿孔、大出血或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和胰周围坏死组织激发感染
急性腹膜炎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
方法
最常用
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
形成假性囊状者
一般小于6cm,无症状动态观察
手术适应症
出现出血、 感染、破裂、压迫等并发症
出现腹痛、黄疸等
胰管梗阻与主胰管相通
多发性囊肿
方法
择期引流
内引流
主要方式
囊壁成熟(6W以上)
外引流
慢性胰腺炎
多种原因导致胰实和胰管不可逆慢性炎症损害
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
临床表现
最常见
腹痛
部位
位于上腹部剑突下或偏左
慢性胰腺炎四联症
腹痛
体重下降
糖尿病
脂肪泻
诊断
超声
胰腺局限性结节
胰管扩张,囊肿形成,胰肿大或纤维化
EUS—ERCP
除可显示胰管扩张或呈串珠样改变外
还可发现胆胰管开口异常
可进行活检穿刺、胰管引流
治疗
非手术治疗
病因治疗
镇痛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补充胰酶
营养支持
手术治疗
主要是减轻疼痛,但不能逆转病理过程
胰管引流术
胰腺切除
胰腺切除联合胰管引流
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
胰腺癌
病理
90%胰腺癌为导管腺癌
分类
胰头癌
最多见
胰体尾部癌
诊断
临床表现
上腹疼痛
首发症状
早期
因肿块压迫胰管
胰管不同程度梗阻及压力增高
出现上腹不适、或隐痛、钝痛、胀痛
中晚期
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
出现持续剧烈腹痛
向腰背部放射
不能平卧,呈卷曲位
黄疸
特点
无痛性进行性加重
由于肿瘤压迫或浸润胆总管所致
癌肿距胆总管越近黄疸越严重
消化道症状
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
部分可有恶心、呕吐
侵犯十二指肠
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消瘦和乏力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生化学检查
淀粉酶
早期一过性升高
胆道梗阻时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
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轻度升高
尿胆红素阳性
免疫学检查
CA19-9
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
影像学检查
CT
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是首选
内镜超声
可发现1cm的肿瘤
必要时可行超声下穿刺活检
鉴别肿物良恶性
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
对不可切除者
采用放化疗
常用药物
吉西他滨
氟尿嘧啶类
壶腹周围癌
包括
壶腹癌
胆总管下端癌
十二指肠癌
病理
主要为腺癌
其次
乳头状癌
粘液癌
诊断
壶腹癌
黄疸出现早,可呈波动性
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部有关
大便潜血
可为阳性
合并胆道感染时
发热
腹痛
黄疸
胆总管下端癌
黄疸进行性加重
可出现陶土色大便
十二指肠腺癌
黄疸出现较晚,不深且进展较慢
大便潜血
阳性
出血量大时
可有柏油样便
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
功能性
胰岛素瘤
最常见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
低血糖
症状常出现在清晨和运动后
诊断
定性诊断
典型Whipple三联征
空腹/运动后血糖出现低血糖
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
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
诊断
饥饿诱发试验出现低血糖并满足以下即可诊断
血糖≤2.22mmol/L
胰岛素水平≥6uU/ml
C肽水平≥200pmol/L
胰岛素原水平≥5pmol/l
β-羟丁酸≤2.7mmol/L
血/尿无磺胺脲类药物代谢产物
治疗
根治性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
胃泌素瘤
来源于G细胞
第二常见的pNENs
分类
散发性内分泌肿瘤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甲旁亢
胰腺内分泌瘤
垂体瘤
位于
诊断
临床表现
顽固性消化性溃疡
最常见于十二指肠球部
腹痛
其中2/3伴腹泻
与胃酸高分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