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影视的艺术基因
影视艺术基础 第二章 影视的艺术基因,这张思维导图讲所有涉及到的内容做了整理,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可以用。
编辑于2022-11-16 11:15:12第二章 影视的艺术基因
艺术间的通感
八大艺术——建筑、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电影、电视
诗歌
诗歌反映着人的呼吸,这种生命节奏也正是诗、歌、乐、舞共同的艺术灵魂。
文学
叙事(基础)
文字
生活原型——文字;读者解读——艺术形象
叙事间接
文学叙事过程:生活原形——文字——艺术形象
抽象,概括
文字对一个事物的表述是对其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该事物的细节被抽掉了,它在文字叙述中成为了一个骨架,成为对同类事物的总体概括。
(作为概念)首先作用于大脑
形象
生活原型——艺术形象
叙事直接
形象元素叙事过程:生活原形——艺术形象
具体
形象元素的叙事却是具体的,它与其所表示的对象间联系紧密。它离不开具象,并能够再现对象外形的全部细节,具有文字叙事所无的生动性、丰富性和趣味性。
首先作用于感官
唤起共同经验
表意(升华)
文字
①可以越过叙事直接表达,且思想表达明确。
②强制性地传达给读者。
③读者被动接受。
形象
①必须建立在叙事基础上,具有间接性和模糊性。
符号的多义。 观看同一幅图片,不同的人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②(通过形象元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自然流露的。
③观众主动思想。
传播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有通过观众的思考才能最终完成,观众参与了思想的创造,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概要
音乐
特性
音乐是一门最抽象的艺术。
音乐之所以抽象, 是因为其他艺术、尤其是造型艺术, 大多源于对生活真实的模仿, 而在音乐中, 我们很难找到所谓生活的真实。
配乐
音乐进入电视艺术作品,首先是以配乐形式出现。
重大贡献——孕育出的几种新型电视艺术样式: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歌舞艺术片和MTV。
音乐——主体,音画结合。
其内容情感、情绪风格、结构、节奏成为了画面创作的依据。
节奏
在音乐诸要素中人类最先掌握的是节奏。
打击类乐器——吹管类乐器(取材于动、植物的骨哨、芦笛之类到金属制的号角)——弦乐器(拨弦到拉弦)
没有音高的节奏——粗线条的旋律——丰富的音色和细腻的表情
音乐节奏见之于影视,便形成了影视画面构图的视觉节奏和影视剪辑的心理节奏,这对于影视艺术意义重大。
节奏三要素
对于音乐节奏而言,有三个要素必不可少,三要素完美结合,产生音乐的节奏感。
单位元素的周期性重复——它包含了某个单位的重复
力的轻重交替——它包含了某种力的周期性变化
占用时空间的等值尺度——包含了一段时间的尺度
视觉节奏三要素
对于影视构图而言,同样也存在三个可以产生画面节奏感的要素。
A、可比形相的重复;
B、形相重力的强弱交替;
C、占用空间的等值尺度。
视觉节奏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A、重复必须达到相当的次数才能奏效;
B、节奏虽然离不开重复,但决不是没有变化的;
C、节奏有不同的样式(视觉艺术中体现为线条和形状的不同形态),这体现为每一小节的拍数;
D、节奏还有不同的速率(体现为可比单位的数量和间隔距离),这体现为每一小节所占的时间和各拍间距离的长短。
画面节奏的意义
A、节奏是使画面产生运动感并因此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强有力手段。
因为当画面出现富有节奏感的结构时,形象由于相似性和连续性,产生了一种连续运动的趋势。它吸引观众从一个形象到另一形象,从而在心理在被控制。画面有了节奏,就有了动感,有了艺术之魂。
B、节奏是画面形式美感的要素。
节奏美感来自人对图形完整化的追求。它最大限度排除了杂乱无序,使画面高度秩序化,使各种形象在统一的线形结构中纯化、完整化。
C、节奏又是一种表达和传递情绪的媒介。
线条和形状自身的情绪感染力在节奏中以相乘的效果表现。观众在看有节奏画面时,视觉会产生相应节奏,即共鸣。因此,常可利用人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中某些特有的线条和形状所构成的节奏感来表达或烘托人物的情绪。
绘画
差异
绘画与影视的差异
绘画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差异,就是静止与运动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都强调情感的注入
西方写实主义
印象派与中国写意画形似而神异
美学追求——再现客观世界
写实派
主张对自然界精确的描摹与再现,其作品将时空凝缩于一点,有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之通。虽画面唯一,然涵蕴无穷。
印象派
认为绘画是画者情感的积极表达,艺术是表达想象生活的,不是现实的复制品。
中国写意主义
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工笔画
写实
关注细节,注重写实
水墨画
写意
笔墨抽象,关注意境
影视的绘画基因
西方写实主义
西洋绘画的写实传统与电视的媒介特性正相吻合。
共同目的——还原现实。
画面艺术原理
构图——均衡、对称、对比、集中、呼应,前后景的配置、色彩的冷暖特性
透视——线条透视、影调透视、色彩透视、焦点透视等
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风格也间接影响了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创作。
主客二分
中国写意主义
天人合一
影视传播中的传统艺术因素
影视表现要素
传播符号
图像
动态图像
具体到 动态图像(含于动态语言体系中),须除去声音部分
词法——镜头、画面、声音
句法——蒙太奇和长镜头
修辞——光、色彩和构图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指不以语言、文字为信息载体,而是凭借视觉、触觉传达的姿势、表情、色彩及音乐、舞蹈等。非语言符号可分为三类:动态无声的,如手势、点等;静态无声的,如站姿、坐势;有声的非语言符号,如叹息等。
表情语
体态语:立姿、坐姿、蹲姿
眼神语
手势语
类言语:声音高低、声音强弱、声音快慢、声音停顿
服饰语:衣着、手势、发式、化妆
时间语
空间语
声音
影视的声音符号,包括人物同期声、解说声、音响声和音乐声。现在,电视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电视画面“同时包括生活中的形象在时空中的运动和时空中的音响,不能同时记录形象和环境声音的,不是真正的电视画面”。
解说声
同期声
音乐声
音响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
文字
指字幕符号以及画面中的品牌提示文字。它是由屏幕体现,供人看的,但又不属于画面。在影视中,字幕符号包括说明性文字、提示性文字、串联性文字、同期声文字等。
主导性字幕:广告标板、叙事字幕
辅助性字幕:辅声字幕、辅视字幕
画面性字幕
基本要素
影视思维
(一)镜头感:直观形象的视觉思维
视觉形象元素——表物
非视觉形象元素——表意
非形象元素指的是具体形象元素的构成方式及其运动状态,在影视艺术中包括构图语言、景别语言、角度语言。
(二)整合意识:重组时空的蒙太奇思维
1、成因:完形压强
2、目的:追求有序、追求复杂
(三)视听综合意识:凝聚声画的造型思维
构思一幅画面必须同时考虑到其所携带的声音信息。视听合一才能真正做到造型。
(四)系统意识:神游六合的意境思维
对于影视艺术而言,无论何种形象元素、声音元素,都应该且必须承载相应的意境。
补充
内模仿
我们的眼睛在感知一个形象元素的同时必须会伴随着一种审美快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心理模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