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管理学,俩千九百字纯手打,都是自己的笔记整理出来的,管理100
编辑于2022-11-20 23:17:53 河南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
考点一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
区别
人事管理:
传统的,人与事的匹配,工具论,经纪人假设
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的,开发培训,潜能激发,职业生涯,人本论,自我实现人假设
考点二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任务
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根据职务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确定)
2.选配合适的人员
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过程
1.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员工——选用员工
2.职前引导——进行培训——职业生涯发展
原则
1.短期自上而下的需要+长期的发展(企业)
2.个人价值的实现+发展机会(个人)
3.动态平衡原则
考点一 人员配备
含义
组织中基于组织岗位要求的人员配备,既包括对管理人员的配备,也包括对非管理人员的配备,主要是对管理人员的配备
任务
1.为组织岗位物色合适的人选
2.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
3.充分发挥和挖掘组织内的人力资源
4.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内容
1.确定组织人员需求量
2.为组织选配人员
3.根据组织要求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考点二 人员配备原则
1.任人为贤的原则:
成功的关键
2.程序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标准,程序
3.因事择人和因材器事原则:
1.因事择人:
1.根据职位要求和工作需要选拔符合要求的人
2.首要原则
2.因材器使:
根据人的能力和素质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
4.量才使用和用人所长原则:
1.量才使用:根据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工作
2.用人所长:注重发挥人的长处,不能求全责备(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5.动态平衡原则:
环境
考点一 员工招聘标准
人员招聘标准:
1.人员技能与岗位职责相匹配
2.人员个性与岗位特色想匹配
3.人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相匹配
管理人员标准:
1.管理的愿望:基本前提
2.良好的道德:基本素质
3.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
4.较高的决策能力:趋势
考点二 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来源:
外部来源:
1.广告招聘
2.员工或关联人员推荐 可靠稳定
3.职业介绍结构和人才市场
1.特点:面广,环节少,人员多,耗时短,无裙带关系
2.猎头公司:又称管理咨询,高级管理人才或特殊专业人才
4.其他来源
内部来源:
内部员工
方法:
外部招聘:
优点:
1.具备难得的竞争优势——没有历史负担
2.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给组织带来新鲜血液 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
4.外来应聘者与组织内部员工有裙带关系
5.外聘者的费用比培训一个内部员工要便宜
6.外聘者使用比较灵活
缺点:
1.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
2.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3.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较大的打击
4.外聘者需要较长时间适应组织的环境和工作
5.外聘者可能会照搬老经验解决管理新组织
内部选聘:
方法:
内部提升,职位调动,工作轮换
最大优点:
提高组织选聘的效应
优点:
1.提供激励,培养忠诚
2.组织对员工了解全面
3.节省培训费用,省时,省力,省资金
4.人与事的更好结合,促进组织发展
缺点:
1.不利于引入新思想
2.人际关系复杂
内部提升:
优点:
1.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缺点:
1“近亲繁殖”现象
2.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内部选聘
1.内部提升 下级—上级,纵向,基本方法,最好的
2.职位调动 同级—同级,横向,基本方法
3.工作轮换 同级—同级,横向,一般方法
内部提升如何提升
1.确定提升首选人,测试提升候选人
2.确定提升候选人的人选
内部提升的注意事项
1.高层主管人员,内部提升为主
2.组织成长后期或成熟期
3.组织处于稳定环境,内部提升为主
4.报纸战略,传承文化,内部提升为主 首要问题
考点三 人员录用
作用:
1.决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
2.是组织绩效和目标的保证
3.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4.确定科学的录用流程
方式:
多重淘汰式 补偿式 结合式
流程:
录用准备—录用甄选—录用实施(决定性阶段)—录用评估
考点四 人员的解聘
解聘方法:
1.解聘:
永久性的,非自愿的终止合同
2.临时解雇:
临时性的,非自愿的终止合同
3.自然减员:
职位空缺不予增补
4.调换岗位:
横向或向下调整岗位
5.缩短工作周:
每周都减少一些工作时间
6.提前退休:
鼓励,提早离位(员工)
不包括退休
考点一 员工培训目标
目标:补充知识,发展能力,转变观念,交流信息
考点二 员工培训功能
功能:
1.培训能提高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
2.培训有利于组织文化的建设
3.培训可以提升组织能力
考点三 人员培训的任务
任务:
1.为组织战略实施准备人力资源
2.传播组织知识和文化,加强知识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
3.帮助组织成员成长
4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考点四 人员培训方法
培训分类(职位和内容)
1.岗前培训:
包括新成员的岗前培训和离职人员的岗前培训
2,在职培训:
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发展
3.专题培训:
某一主题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法
1.讲授法:
传统方法,理论知识,理念等
2.视听技术法: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直观,鲜明
讨论法:
包括讨论会和小组讨论,反馈效果好,参与度高
4.案例研讨法:
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
5.角色扮演法:
工作情景中扮演某一角色
6.互动小组法:
敏感训练,实践训练,沟通训练
7.网络培训:
新趋势,信息量大,适合于成人学习
8.师徒传承法:
又称个别指导法
职位划分
1.导入培训:
又称岗前培训,职前引导,熟悉和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
2.在职培训:
让员工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
3.离职培训:
适应新的环境,包括教室教学,影片教学,模拟演练,角色扮演,又称离岗培训
管理人员培训:
工作轮换
1.包括管理人员的工作轮换和非管理人员的工作轮换
2.增强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
设置助理职务
1.是一种正式职务
2.减轻主管人员的工作负荷,调动下级员工积极性,培训待提拔者的能力
临时职务
1.非正式职务,代理职务
2.主管人员出现空缺,有受训者暂时担任这一职务
3.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
有计划的提升
理论培训
考点一 绩效评估
作用(“三依据,一支持,一镜子”)
1.绩效评估为组织最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报酬提供重要依据
3.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评价和相关人事调整提高依据
4.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5.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方法
1.传统方法:
小组评议,自我鉴定等
2.现代方法:
目标管理法(贡献);360评价(全体主体)
考点二 人事考评
考评:
对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作用:
1.实现组织绩效和目标的保证
2.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3.是一种反馈机制,促进组织成员协调发展
要素:
1.职业品德:精神,理念,价值观
2.工作理念:知识,技能
3.工作态度:责任心,意识
4.工作业绩:目标实现
要求:
1.考评具体针对性
2.考评设计要求与实际内容一致
3.考评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简便性
4.考评指标体系覆盖工作条件过程结果等
5.考评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方法:
1.实测法:实际测量
2.成绩记录法:各项成绩记录下来
3.书面考评法:书面形式进行考评
4.直观评估法:直接观察
5.情景模拟法:设定特定情境
6.民族测评法:集体打分评估
7.因素评价法:评价各项因素
程序:
1.确定考核目标
2.制定考核标准
3.衡量岗位工作
4.收集岗位信息
5.做出综合评价
6.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