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遗传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上, Fisher 认为 Rh 基因是连锁基因,即每条染色体上有三个相互连锁的基因座,顺序是 C 、 D 、 E ,每一基因座有两个等位基因,即 C 与 e 、 D 与 dE 与 e 为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决定一种抗原。
五种抗原的抗原性强弱依次为 D 、 E 、 C .、c、e ,以 D 抗原性最强,其临床意义更为重要。
若仅有抗 D 抗体作 Rh 系统血型鉴定,则粗略地称含 D 抗原的红细胞为 Rh 阳性,不含 D 抗原的为 Rh 阴性。
我国人群中 Rh 阴性者甚为少见,汉族人中 Rh 阴性率<1%。
Rh 血型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亚型较多,其中有较大临床意义的是 Du 。
Du 是 D 抗原的一种变异型,它能被某儿批抗 D 血清凝集,而与另几批抗 D 血清却完全不凝集,但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常呈阳性。
为防止 Du 的漏检,于检测时应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如出现凝集者,可定为 Du 型。
Rh 血型形成的天然抗体极少,主要是由 Rh 血型不合输血或通过妊娠所产生的免疫性抗体。
已知有五种,即抗 D 、抗 E 、抗 c 、抗 c 及抗 e 抗体,抗 D 抗体是 Rh 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
完全抗体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初期出现,一般属 IgM 型。
机体继续受抗原刺激,则出现不完全抗体,属 IgG 型,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可以通过胎盘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