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3.转录后加工[分子生物学]
rRNA的前提加工、tRNA的前提加工、mRNA前体的加工、RNA剪接与编辑
第六章 3.DNA序列测定[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2.目的基因制备[分子生物学]
第六章 1.分子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转录后加工
概念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最初合成的产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链的裂解、5'和3'端的切除以及特殊结构的形成和碱基修饰等等,才能变成成熟的RNA分子,该成熟过程即为转录后加工。
rRNA前体加工
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30S前体由专一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得P16,tRNA,P23,P5,RNaseIII通过识别RNA双链区切割前体得到P16和P23;RNaseE通过识别RNA双链区切割前体得到P5。
P16,P23,P5分别经由专一性核酸外切酶得到S16,S23,S5。
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RNaseIII和核仁小分子RNA(snoRNA)识别切割位点
tRNA前体加工
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RNAaseP核酸转移酶作用,RNAaseD核酸外切酶作用,异构酶,RNAaseF核酸内切酶作用
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RNAaseP核酸转移酶作用,RNAaseD核酸外切酶作用,异构酶,RNase和RNA连接酶负责内含子的剪接
mRNA前提加工
原核:无转录后加工过程,转移翻译偶联
真核
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表达出不同的信息
核内不均一RNA,hnRNA:真核生物mRNA的原初转录物是分子量很大的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分子量大小不等的中间体。
加工内容
5'端加上Cap结构
生理功能
某些mRNA运出核孔所必需的结构
为rb的识别结合及翻译提供信号
保护mRNA分子免收5'外切酶的降解作用
mRNA成熟的一个标志
RNAPII的CTD5号位上Ser的磷酸化会促进加帽酶的募集,同样加帽结束后,促进加帽酶的脱离。
3'端添加PolyA尾巴,由PolyA聚合酶催化
功能
某些mRNA从核内转移至核外所必需的
增加mRNA的可翻译性
保护其免收3'端外切酶的降解
mRNA成熟的标志
CTD的磷酸化参与相关因子的募集
剪接:剪去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链内核苷酸甲基化
RNA剪接、编辑
剪接与编辑
RNA剪接:将原初转录物中的内含子切除,外显子拼接,从而产生成熟的RNA分子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过程。
RNA编辑:转录后RNA的编码序列发生碱基丢失、插入或转移等现象。编辑后R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完全来自DNA。
RNA剪接
I类分子:四膜虫rRNA,自我剪接,需G的协助。转酯反应,不耗能
II类分子
II类分子:典型代表mRNA,由分支点A2'-OH来启动,无需G,但需U系列snRNA协助,依赖于剪接体的剪接机制,形成套索结构,符合GU-AG规则。转酯反应,不耗能
真核mRNA的边界序列:内含子外显子连接点具有的保守序列(5'GU-3'AG)
剪接体:是由核小核糖核蛋白和hnRNA组成的复合体,可对前体mRNA执行内含子的剪接。
III类分子:典型代表真核tRNA,酶促拼接,依赖蛋白酶催化,无snRNA参与,无转酯反应。
可变剪接机制
多种可变剪接方式产生多种蛋白质异构体
细胞采取何种剪接方式取决于细胞中一些特异性的调控因子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抑制剪接体的组装
细胞内富含S和R的SR蛋白因子可以识别结合在外显子剪接增强子(ESE)序列上,促进剪接体的组装,保证剪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SR蛋白因子种类多,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条件下,不同的SR蛋白可以引导剪接体在不同的位置发挥作用,从而采取不同的剪接方式。
RNA编辑机制
位点特异性脱氨基作用
引导RNA介导的pre-mRNA中的U的插入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