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
编辑于2022-12-10 17:42:54 重庆隋唐美术
绘画艺术
人物画
阎立本
称号:丹青神化
铁线描
历代帝王图
描绘两汉至隋13位帝王
步辇图
艺术手法 色彩上 :设色浓重,为了突出喜庆的场面,作者使用红色装点基调,将身着红色的典礼官画于画面正中间。 构图上 :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逐渐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来衬托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素平和、和蔼可亲之态,是为正衬。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内容 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绢本设色工笔人物画,隶书题跋 人物线条如铁线般精细流畅(铁线描) 色彩艳丽,且适当地运用了晕染法 均衡式构图
意义价值 作品具有历史意义,现存关于西藏最早的一副历史画,是汉藏兄弟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尉迟乙僧
凹凸画法
吴道子
“画圣 ” “民间画工祖师”
“莼菜条描”“兰叶描”“吴带当风”“吴家样”
《送子天王图 》《历代神仙图》《十指钟馗图》
曹衣出水 吴带当风
最早出自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录 ,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这是对两种画派风格的鉴赏,评说的高度艺术概括,他指古代人物画中表现衣物褶皱的两种不同程式,一派笔法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在身上,犹如水中出来。一派笔势圆转,所画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
张宣
《捣练图》
内容 捣练,理线,熨烫
艺术手法 构图。画中人物有坐有站,有高有低,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贯注,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条均细,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体现了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意义价值 为研究唐代服饰提供了依据
《虢国夫人春游图》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以及眷从外出踏青游春的场景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作者重人物内心刻画,画家不着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清新 画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典雅富丽,具有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
画面反映了盛唐的风貌,张宣所画的妇女形象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是周昉仕女画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晚唐五代的画风
周昉
“古今冠绝”
周家样(创水月观音造像)
簪花仕女图
唐代人物画家周昉所画
该画描写了六位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以及仕女们的闲适生活
画中利用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黄花使原本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 全图构图采用平铺列绘的方式,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以游丝描为主 工笔重彩设色,层次清晰,浓艳富贵而不俗
作者对人物传神的刻画,较为细腻地揭示出宫女们幽怨、郁闷的情绪,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不朽之作
挥扇仕女图
哀怨
孙位
晚唐画家
高逸图
竹林七贤图
山水画
青绿山水(北宗)
展子虔(隋)
唐画之祖
现存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
游春图
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
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续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李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
俯瞰式的构图
突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
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
双钩夹叶法和点画法等对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李思训(父)
大李将军,“北宗山水画之祖”
唐代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江帆楼阁图
确立和完善“青绿金碧 ”一派的风格面貌
李昭道
小李将军
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青山行旅图》
水墨山水(南宗)
王维
文人画之祖,南宗之祖
破墨山水、以诗入画
苏轼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江干雪霁图卷》《伏生授经图》
张璪
“外师造化,终得心源”
这是唐代画家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鉴定奠定了理论基石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源于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艺术的创作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统一过程
《绘境》
王洽
泼墨
浓墨泼淡墨,干墨泼湿墨,反之亦然
画鸟画
花鸟画在唐代发展成为独立画科,并走上成熟阶段
边鸾
花鸟画之祖
“牡丹第一”“折枝第一”“正面鸟雀第一”
《梅花山茶雪雀图》
薛稷
擅画鹤
《顾步鹤图》《啄苔鹤图》
画马能手
曹霸
盛唐画家
画御马 功臣像
韩幹
“韩马戴牛”
《照夜白图》
《牧马图》
韦偃
“点簇法”
《牧放图》
画牛能手
韩滉
《五牛图》
现存最早的纸本真迹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戴嵩
“韩马戴牛”
“野性筋骨之妙”
《斗牛图》
绘画史论著作
裴孝源
《 贞观公私画史》
现存最早绘画著录
开创了绘画史料学的先例
朱景玄
《唐朝明画录》
现存最早绘画断代史
“神,妙,能,逸”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第一部体例完备的绘画通史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书法艺术
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
“欧体”“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瘦硬”
作品
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正宗” “天下第一楷书” “天下第一正书”
行书
《季鹰帖》
“天下十大行书”第七
虞世南
“欧虞”
结体圆劲内敛
《汝南公主墓志铭》
褚遂良
定定了唐楷的面貌
《雁塔圣教序》
薛稷
用笔纤瘦,结字疏朗,“瘦金体”由其书法演变而成
《信行禅师碑》
颜筋柳骨
颜真卿
丰腴雄强,被视为千余年来书学的典范
楷书
《勤礼碑》《多宝塔碑》
行书
《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
偏重骨力
楷书《玄秘塔碑》
行书《蒙诏帖》(天下第六行书)
颠张狂素
张旭
“草圣”“颠张”
《古诗四帖 》《肚痛帖》
怀素
其书势若惊龙走蛇,骤雨狂风
《自叙帖 》《苦询帖》
狂草达到高峰
唐代楷书四大家
欧阳洵,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
楷书四大家
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宋)
雕塑艺术
昭陵六骏
唐太宗陵墓的浮雕
“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飒露紫”具有情节性
杨惠之
“塑圣”
特色:“影塑”
《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像》
凌云大佛(乐山大佛)
工艺美术
陶瓷工艺
唐三彩(黄绿白)
“南青北白”
越窑(南青)“纯净如翠”
邢瓷(北白)“皎洁如玉”
金属工艺
金银器
铜镜
染织工艺
唐锦
建筑艺术
长安名胜 大慈恩寺 光宅寺 大小雁塔
隋代 河北赵县的安济石桥 (赵州桥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
山西五台山
佛光寺大殿
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没有早期的木构建筑”的断言
南禅寺大殿(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