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代宋元美术
古代宋元时期美术思维导图,配图版。理论:《笔法记》:“六要论”—气 韵思景笔墨;“图真”—反映特征,抓住特征;“二病”—一曰无形,二曰有形。
编辑于2022-12-12 10:47:13 重庆五代宋元美术
五代绘画
人物画
顾闳中
五代南唐画家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连环画,工笔设色
听琴、观舞、休憩、清吹、宾酬
周文矩
“战笔衣纹描”
《重屏会棋图》《文苑图》《宫中图》
山水画
北方山水画派 点皴
荆浩
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匡庐图 》
确立中国全景式山水画格局的构图
理论:《笔法记》
“六要论”—气 韵 思 景 笔 墨
“图真”—反映特征,抓住特征
“二病”—一曰无形,二曰有形
“四势”—筋,肉,骨,气
“四品”—神,妙,奇,巧
关仝
关家山水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南方山水画派
董源
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祖
创造了披麻皴和点苔法
《潇湘图》
《龙宿郊民图》《夏山图》
巨然
寂寥空旷,不设人物
长披麻皴
万壑松风图
花鸟画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黄筌
双勾填彩法
五代西蜀宫廷画家
《写生珍禽图》
徐熙
落墨为主,略施彩色
《雪竹图》《石榴图》
两宋绘画艺术
人物画
武宗元(宗教人物画)
北宋画家
善画道释人物
《朝元仙杖图》
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场面
李公麟 (白描人物画)
北宋文人画家
推动“白描”画法独立成科
《五马图》
《维摩诘图》《临韦偃牧放图》
梁楷 ( 减笔人物画)
南宋画家
泼墨大写意风格。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泼墨仙人图》
现存最早的一副泼墨写意人物画
《李白行吟图》
山水画
两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黄金时代
北宋山水
李成 (得山之体貌)
特色
创“蟹爪皴”“卷云皴”
“气象萧疏,烟林清旷”
齐鲁山水、寒林
作品
《读碑窠石图》
《寒林平野图》
范宽 (得山之骨法)
特色
“高山仰止”
关陕山水、雪景
作品
《溪山行旅图》
绢本墨笔山水
笔力雄健,积墨法
高山仰止
《关山雪渡图》
郭熙
《早春图》
“卷云皴”
理论:《林泉高致》
米氏云山
米芾(父)
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米点皴
《春山瑞松图》米芾
米友仁(子)
“墨戏”
《潇湘奇观图》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青绿山水第一长卷
赵令穰
小景山水
《湖庄清夏图》
燕文贵
燕家景致
《江山楼观图》《溪山楼观图》
南宋山水 南宋四家
李唐
“空灵雅秀”南宋画风开创者
《采薇图》 (竹叶描)
《万壑松风图》
刘松年
《四景山水》
夏圭
“夏半边”
拖泥带水皴
《渔笛清幽》 《溪山清远图》
马远
“马一角”
《踏歌图》(大斧劈皴) 《寒江独钓图》(铁线描,计白当黑)
花鸟画
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
崔白
突破黄家成规,革新了北宋院体花鸟画风格
《双喜图》
深秋时节 喜鹊野兔
宋徽宗 赵佶
《瑞鹤图》
《芙蓉锦鸡图》
创“瘦金体”
主持编纂《宣和画谱》
黄居寀 (黄荃第三子)
《山鹧棘雀图》
徐嵩嗣
创“没骨法”
《没骨牡丹图》
赵昌
在花鸟画坛与宋徽宗赵佶齐名
《写生蛱蝶图》
易元吉
“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擅画猿猴
《牡丹鹁鸽图》《梨花山鹧图》《夏景戏猿图》
李迪(南宋)
《枫鹰雉鸡图》《雪树寒禽图》《风雨归牧图》
林椿(南宋)
《梅竹寒禽图》《果熟来禽图》
文人士大夫的墨竹墨梅
题材
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画:松竹梅
苏轼
文人画代表
论画以形式,见与儿童邻
《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
文同
湖州竹派 胸有成竹
华光和尚
首创墨梅
郑思肖
无根兰,曾题“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墨兰图》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善画梅兰竹石 尤善白描水仙
法常
六柿图
水墨写意花鸟 用笔恣肆 形神兼备
风俗画
苏汉臣
善画货郎 婴戏著称
《秋亭戏婴图》
《五瑞图》《婴戏图》
李嵩
《货郎图》
钉头鼠尾描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全图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部分
全景式构图,散点透视
设色淡雅,兼工带写
陈居中
文姬归汉图
两宋史论著作
画史
《图画见闻志》
郭若虚
《历代名画记》之续
《画继》
邓椿
《历代名画记》与《图画见闻志》之续
画评
《圣朝名画评》(《宋朝名画评》)
刘道醇(北宋)
画录
《宣和画谱》
宋徽宗主持编纂
《东坡题拔》
苏轼(北宋)
画论
《林泉高致》
郭熙见解,郭思整理编撰
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著,正文分为六篇
《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
两宋书法
宋四家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
“辐射体”
《廉颇蔺相如传》《松风阁》“天下第九行书”
米芾
“集古字”
行书成就最高,“八面出锋”
《蜀素帖》“天下第八行书”
蔡襄
《万安桥记》
瘦金体
挺拔秀丽,飘逸犀利
由薛稷(唐)书法演变而来
宋徽宗(赵佶)
《牡丹诗帖》
两宋陶瓷
五大名窑
定窑
“白定”(五大名窑中其四为青瓷,仅此为白瓷)
“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
汝窑
“雨过天青云破处”(五大名窑之首)
官窑
“紫口铁足”
哥窑
“金丝铁线”(开片)
钧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
“蚯蚓走泥纹”
六大窑系
北方地区
定窑系
钧窑系
磁州窑系(白釉黑花瓷)
耀州窑系(颜色深沉,刻花,印花)
南方地区
龙泉青瓷系(出筋)
景德镇青白瓷系(“粉定”“影青瓷”)
黑釉瓷
元代绘画艺术
山水画
元四家
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开创了“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
黄公望
“大痴道人”
《富春山居图》
浅绛山水
长披麻皴
画面以浙江富春山为背景,描绘了浙江富阳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旎风光,被誉为 “画中之兰亭”。
吴镇
“梅花道人”
《渔父图》
王蒙
四家中章法最为稠密,善用解索皴,牛毛皴
《青卞隐居图》
倪瓒
多用枯笔,意境萧疏。擅长三段式构图,主张“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渔庄秋霁图》
“折带皴”
《六君子图》
松柏樟楠槐榆
赵孟頫
元代画坛中心人物,诸体兼备
“松雪道人”“元人冠冕”
“书画本来同”,标榜“古意”
《鹊华秋色图》
《疏林秀石图》
《秋郊饮马图》
高克恭
回族
《春山晴雨图》《云横秀岭图》
钱选
水墨写意,彩色没骨画法
《山居图》
花鸟画
王冕
墨梅图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渊
“有笔而无墨”
元代成就最突出的花鸟画大家
《山桃锦鸡图》《桃竹春禽图》
寺观壁画
永乐宫壁画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
三清殿《朝元图》
纯阳殿《吕洞宾壁画》
重阳殿《王重阳壁画》
元代书法
元初三大家
赵孟頫
“楷书四大家”“上下500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
《洛神赋》《道德经》《临黄庭经》
鲜于枢
与赵孟頫在元代书坛并称“巨擎”“二妙”“二杰”
《千字文》《苏轼海棠诗卷》
邓文原
“邓巴西”
《临急救章卷》
元代史论著作
画像论著
《写像秘诀》
王绎
山水论著
《写山水诀》
黄公望
元工艺美术
陶瓷
青花瓷
“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是我国流行最长,产量最大的瓷器
织绣棉布
纳石失
“纳金石”“织金锦”
黄道婆
“布业始祖”
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成就
传授纺织技艺
革新棉纺织工具
推广棉花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