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造型艺术
艺术概论第六章:“笔法”,用笔的方法,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表现笔意的具体做法,才能真正传达艺术家独到的风格、气质和笔墨情趣。
编辑于2022-12-12 18:54:28 北京市造型艺术
摄影艺术
发明者:法 达盖尔 “摄影之父”
定义: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景物拍摄下来,在经过艺术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审美特征: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纪实性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 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
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实际中勋在的人事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艺术性
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色调)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画面构图即取景,摄影作品画面包括主体、陪体和背景等部分
摄影用光(用光)包括:正面光、侧面光、逆光、顶光、脚光等
影调:黑白照片上所表现的明暗层次;色调:彩色照片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需要摄影师主观情感的熔铸。
分类
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黑白摄影、彩色摄影
器材和技术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
题材:肖像摄影、风光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意大利乔·洛蒂拍摄的《沉思中的周恩来》
加拿大卡希《愤怒的丘吉尔》
陈复礼《千里共婵娟》
郎静山《古阁重密》;《云深不知处》
风格流派
绘画主义摄影:19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摄影艺术史上形成最早、影响最广的流派
纪实主义摄影:真实还原客观事物,强调摄影的纪实性
印象主义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
超现实主义摄影:创作时常利用剪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
西方现代主义摄影还有抽象主义摄影、前卫派摄影等
书法艺术(东方艺术核心)
定义: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书画同源” 以象形为基演化的
造型性是书法艺术与生俱来的重要特点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东方艺术的核心
书法的发展
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
商周至战国—金文
秦代—大篆变小篆
汉代—隶书、草书
魏晋—书法艺术繁荣发展,各书体更加齐备和完善
唐代—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楷书成就达到高峰
”宋人尚意“:宋代书法注重书家感情的发挥,追求自由的个性表现
汉字书法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
书如其人
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楷书 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同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天下第一草书 唐 怀素《自叙帖》与张旭起名,合称“颠张狂素”
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沛、蔡襄
草圣“张旭、张芝”临池学书
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
书法与文学:诗文常常是书法的主要书写对象和内容
书法与绘画:书画同源,都用毛笔进行线条造型
书法与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具有音乐的美感
书法与舞蹈:线条和形体犹如优美的舞姿;唐代大书法家“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的剑舞中悟出笔法意趣
书法与建筑:都是表现性空间艺术
审美特征
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在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性,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艺术形象
以表现对象的外形为特长。要求”以形写神“,体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巴尔扎克像》
间接的方式表现没有外部形体的客观事物,以有形表现无形,充分调动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艺术效果。如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宋徽宗赵佶《听琴图》
直观性(视觉性),由造型性派生出发。其艺术形象凭借视觉感官来感受
造型艺术形象以直接性、具象性、视觉性、永固性为根本特性
更加注重形式美。
造型艺术的语言:色彩、线条、形体、影调
十分遵循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书法艺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便是多样统一
塞尚《静物》,采用三角形、圆锥形、圆柱体等基本图形来构成画面
瞬间性与永固性
瞬间性
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客观事物某一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的形象,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
莱莱辛《拉奥孔》
造型艺术应当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形象,最大限度地运用暗示性手法,调动欣赏着的想象力
古希腊米隆《掷铁饼者》
古希腊《垂死的高卢人》
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列宾《不期而至》
加拿大卡希《二次大战时期的丘吉尔》
永固性
造型艺术的物质材料瞬间形象被创造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供多次欣赏,甚至流传千年
史前雕塑《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持兽角杯的女巫》
具有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再现性与表现性
再现性空间艺术,再现性;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性
再现性
摄影,是最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
绘画,视觉上的立体感和逼真效果
雕塑,实体性的物质材料,三维立体空间的立体形象
表现性
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笔法与笔意的结合
“笔意”,书法家精神气质的表现与外化,笔画运转所表现出的风格情趣。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笔法”,用笔的方法,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表现笔意的具体做法,才能真正传达艺术家独到的风格、气质和笔墨情趣
“书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说明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如扬州八怪郑板桥的作品
表现性集中以下三方面
表现出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中国画提倡“以形写神”“神形兼备”,提倡“传神”“神似”,都要求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强调在创作中把握对象的精神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乃至景、物的传神。如:南宋梁楷善于“减笔画”《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
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南朝画家宗炳“应目会心”;唐代画家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家的情感和理想往往凝聚为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再现中蕴藏着表现)
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去进行艺术创造。(再现艺术也需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性劳动。艺术语言到艺术形式都凝聚着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心血,无不饱含着艺术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感受。如:米芾与米友仁“米点山水“;梵·高静物画《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