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管综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
管综考研-论证有效性分析描述了论证有效性分析历年来的范文的点错、析错部分,并标注了年份
编辑于2022-12-22 12:32:53 广东论证有效性分析
易错点
1.点错
1.点错要明确指出论证的错误
【2021】 论效材料:举例来说,人们都看到了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也就是说,太阳绕地球转,但是,只是人们站在地球上看的表象而已,其实这是地球自转造成。由此可见,眼见者未必实。
1.“太阳绕着地球转"推不出"眼见者未必为实"。 2.由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未必能推出眼见者未必实 (题目并没有说是太阳绕地球转/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推出的眼见未必为实;而是因为看到“太阳绕地球转”加以分析后认为眼见未必为实。即,要找出不实推出不实)
【正确】“太阳绕地球转只是人们站在地球上看的表象"不代表"眼见者未必实"。
2.点对点分析其不必然能推出
【最后的审题】014 论效材料: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段落二:通过本土和外资公司的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利润率、雇员人数比较未必能够推出本土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效率高。因为利润水平除了与收入有关还与成本有关,很可能本土公司成本也很高;雇员人数和工作效率直接没有必然联系,很可能人数多但效率低。(不好 引了三点,但是只描述了两点;并且每个点只是泛泛而谈)
3.与题干话题词最好要一致
年营业收入增长并不代表收益水平高。增长率是一个相对量,而收益水平是一个绝对量,很可能我国本土公关公司的年平均营业收入非常低,即使增长率高,增长后的营业额数值也很难与外资公司相比。(注意概念的描述:增长率(题目)≠增长;题目利润水平、收益能力,不要变化词汇:收益水平)
4.只有...才..
点错:只有...才..吗?实则不然。
2.析错
1.分析的点多时,要确定分析的点,以及要分析内容的逻辑。
概念类的错误
偷换概念
文章前后概念不一致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可以分析】
大纲原文:既说“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又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生产过剩"这一概念的前后使用不一致。
以偏概全不要单单说明还包括别的,最好指出其原因。
【最后的审题】010 论效材料: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1.长江三角等地区"用工荒"不代表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长江三角等地区属于我过贸易与经济发展领先地区,其劳动力需求更大并且流动性高。而以长江三角洲等地情况是无法得到全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情况的。 (可以参考,不要简单就说还包括珠三角的地区、不发达地区等)
不当类比的对象要正确
【最后的审题】026 论效材料: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并不代表我们就是类人猿。 (×要论证的是人类否是是有机组成,而不是是不是类人猿)二者不可类比。
推理类错误
强加因果 A→B,A推不出B,因为B还受..的影响。
【2017】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首先,根据人的“本性”推不出人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还受到制度、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好利”也可能追求其他利益而不追求奖赏,“恶害”也可能逃避其他伤害而不逃避刑罚。如果是这样,那么还能认为“利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吗?
总结:【A,所以B】 1(长).A并不是B的充分条件,想要B还需要其他条件的共同作用,比如+举例条件。 2(短).A并不是B的充分条件,因为还受+adj.等条件的共同影响。
5.过于绝对
【2017】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4.监察官即使想追求利益,但由于本身职责的限制,加上和其他官员共谋私利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所以未必会和其他官员共谋私利说“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的判断过于绝对,更不能据此来否定设置监察官的合理性。
总结:【A只B】【必然】【不可能】 就算A成立,但+例子(A中的差异)不能使得B成立,“只”使说法/判断过于绝对,更不能有此来推出/否定…的合理性
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