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之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内容较为广泛,但主要考单选题较多。背诵时可适当利用选择题辅助而快速记忆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这一节考单选题,人名较多且杂,背诵时可多刷选择题,不用刻意背诵,选择题会选择就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由来及定义
教育一词的由来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中,孟子是第一个将“教”和“育”连起来用的人。
2: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教,上所教,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中许慎是第一个将“教”和“育”分开解释的人。
教育的定义(考单选)
广义的教育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
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背本质)。其本质有三个关键点。
1:社会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
2:培养人,机械的灌输,错误观念的影响不是教育。
3:有目的,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考单选)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说白就是古今不同的意思,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体现历史性)
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特点
阶段性:由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决定的
3:相对独立性(教育的运行规律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发展规律,但教育也尤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既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例:启发式教学就是从古至今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一直传承,说白就是古今相同的意思。)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发展不平衡。既教育可能会“超前”或“超后”
教育的基本要素(考单选)
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就是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老师教育的对象。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影响是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与桥梁。
就是学校的意思,学校把学生和老师联结起来。
教育的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的教育(几个特征考简答)
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1:没有阶段性
2: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
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4:教育手段极为原始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6个特征考简答
1: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古代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
4:国家机器的产生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5: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
6: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表格不好打,需背诵重点)
外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表格不好打需背诵重点)
近代社会的教育(几个特征考简答)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背几个化)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观点是教育是由上帝或天创造的 。代表人物:宗教人士,朱熹。
2:生物起源论。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的学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但该观点错误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但该观点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该观点是最正确的起源学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的功能(考例子,基本不考,但要看书。)
教育的形态
1:家庭教育(考单选,背几个特点)。有生活性,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的特点。
2:社会教育
3: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