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这一节考单选题,人名较多且杂,背诵时可多刷选择题,不用刻意背诵,选择题会选择就行。
编辑于2022-12-22 22:26:53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由来及定义
教育一词的由来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中,孟子是第一个将“教”和“育”连起来用的人。
2: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教,上所教,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中许慎是第一个将“教”和“育”分开解释的人。
教育的定义(考单选)
广义的教育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
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背本质)。其本质有三个关键点。
1:社会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
2:培养人,机械的灌输,错误观念的影响不是教育。
3:有目的,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考单选)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说白就是古今不同的意思,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体现历史性)
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特点
阶段性:由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决定的
3:相对独立性(教育的运行规律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发展规律,但教育也尤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既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例:启发式教学就是从古至今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一直传承,说白就是古今相同的意思。)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发展不平衡。既教育可能会“超前”或“超后”
教育的基本要素(考单选)
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就是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老师教育的对象。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影响是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与桥梁。
就是学校的意思,学校把学生和老师联结起来。
教育的发展脉络
原始社会的教育(几个特征考简答)
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1:没有阶段性
2: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
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
4:教育手段极为原始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6个特征考简答
1: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古代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
4:国家机器的产生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
5:官私并行的教育体制
6: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表格不好打,需背诵重点)
外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表格不好打需背诵重点)
近代社会的教育(几个特征考简答)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背几个化)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观点是教育是由上帝或天创造的 。代表人物:宗教人士,朱熹。
2:生物起源论。是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的学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但该观点错误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但该观点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该观点是最正确的起源学说。代表人物: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的功能(考例子,基本不考,但要看书。)
教育的形态
1:家庭教育(考单选,背几个特点)。有生活性,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的特点。
2:社会教育
3: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人类历史上(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书上表格要背)
2: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 主要介绍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书上的表格要背)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存,找回,扩充人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端”
荀子,提出性恶论。
墨家,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社会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道家主张“绝圣弃智”,认为“绝学无忧”,主张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以“产婆术”闻名于世,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其产婆术又称问答法。
2:柏拉图,其著作《理想国》,他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最早提出了自由教育(文雅教育)
4: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培根,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他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且该书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分三点
1:在教学原则上,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
2:在教学组织上,《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3:在教学思想上,从泛智思想出发,认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并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倡导建立泛智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3:卢梭,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小说体教育著作有《爱弥儿》,这本书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4:康德,他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裴斯泰洛齐,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出实践的教育家。
6: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阐述了绅士教育理论,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7: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同时,该书也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
1:基础理论,首次提出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2:传统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3: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4:教育性教学原则,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5:教育目的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国外的教育思想
1:斯宾塞,是实证主义者,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并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2:梅伊曼与拉伊,提出实验教育学
3: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教育学提出之后,西方教育学便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对立的局面。
教育观点
1: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2:教育目的,杜威从教育即生活中引出教育无目的论
3:从做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4:五步探究教学法,包括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的五个步骤。
5:新三中心论,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克鲁普斯卡娅,也是列宁的妻子,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讨论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5:凯洛夫,他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这本书被定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教科书。
子主题
6:马卡连柯,其著作《教育诗》《父母必读》《论共产主义教育》,他的核心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毛泽东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2:杨贤江,他编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3:晏阳初,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4:黄炎培,我国职业教育之父。
5:陶行知,毛泽东歌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陶行知的核心思想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教育
3:教学做合一,提出教育合一思想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 赞可夫,著有《教育与发展》,该书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2.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强调学科结构,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并倡导发现教学法。
3. 瓦根舍因,著《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 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5. 苏霍姆林斯基,他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6. 巴班斯基,著有《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