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干货分享!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详细梳理教育学第一章的所有知识点,包括教育的学术定义、基本要素与类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
在人生的前半段时光里,你的身份都是学生,但是你了解学生这个身份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吗?本思维导图就带你系统地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梳理重难点,更好的认识学生这一概念!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知识总结思维导图分享,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与它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分为两节,重点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教育学第三章最全知识点梳理,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包含本章的考点重点,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
日常用法
作为思想教育过程
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事业
学术定义
是一种合乎目标的行动
(有计划性,随意性,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是来源于社会的所有影响的总和
(有意无意的系统影响)
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增加经验)
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
(人的灵魂的教育,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是为人的完美生活做准备
(修身养性,处事立家)
是一种文化过程
(传递文化,培养人格)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基本要素
教育者
(广)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狭)专兼职教师
受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
学校中的学生
教育目的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确定内容,选择依据,检验标准
教育内容
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育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必有法,教学无定法
教育途径
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
类型
根据教育目的,职能和形式
正规教育
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
非正规教育
在正规教育体制之外
灵活性,成本低,非常规,不充分制度
根据教育活动发生的空间
家庭教育
非正规的私人教育,持续终生
学校教育
直接目标: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
学前教育
学校到家庭的过渡
初等教育
小学,打基础
中等教育
中学
中专
高等教育
专业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家庭教育以外的
根据教育内容
普通教育
青少年
职业教育
工作技能培训
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
学龄教育
成人教育
夜大,自学考试,职校,函授
教育学
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已经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
藏于教育现象背后的疑难和矛盾)
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与关系
基本矛盾,基本规律
教育与的矛盾或关系
社会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
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6世纪中期)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原始社会
教育在日常,思想未出现
古代社会
儒家
孔子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国家与人发展
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
孟子
教育>政治
性善论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学其事,穷其理
《学记》
古代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内容
教育作用,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玉不琢,不成器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小成
大成
教学原则,方法
及时施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习观摩"独学无友,孤陋寡闻"
师生关系
善学者,师逸功倍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天下
《中庸》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
治国人才
对话式教学法
产婆术
讥讽
我无知
助产
我知道答案
归纳
找共性,寻一般
定义
普遍概念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至上
英才教育,目的培养治国者
女子教育,职业不分性别
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首提学前教育,寓学习于游戏,儿童公养公育
首次提出考试来选拔人才
系统教育制度,不同阶级的人,不同教育内容
亚里士多德
重视天性,发展理性,人超越动物
倡导自由教育,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
反对功利性,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
人形成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
奥古斯丁
站在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交接点的思想家
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圣经》一切知识的源泉
”原罪论“,体罚儿童
西塞罗
《论雄辩家》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终专述教育著作
创立阶段(200多年:1550s-1800s)
培根
最先提出教育学概念
夸美纽斯
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思想,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洛克
绅士教育思想,《教育漫话》,白板说
康德
首次用”教育学“《论教育学》
卢梭
”教育上的哥白尼”顺其自然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发展阶段(1890s-now)
外国
实验教育学
1990s-2000
德国,欧美
除旧迎新,实验结果得教育方法,数据说话
霍尔,桑代克
儿童发展
自然科学
针对
旧教育
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
杜威
生活
学校
社会
总纲领
生长
经验的改造
传统书本式
旧时代终结,新时代开始
文化教育学
1920s
德国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
1950s
法国
保尔 朗格朗
子主题
中国
引入
草创
改造与“苏化”
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