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年心理书籍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这是一篇关于23年心理书籍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思维导图。包括:1.基本理念;2.四种不一样的生存姿态;3.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4.如何由不一致姿态向一致姿态改变;5.干预技术—互动成分技术;6.干预技术—个性部分舞会技术。
心灵之之语心理直播稿整理,整理了如何让情绪快速平复下来、如何让孩子交手机、抑郁的孩子经常自言自语怎么办?孩子早恋怎么办?快来看看吧!
这是一篇关于思维改变生活的思维导图,包括1.初识认知疗法、2.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3.认知行为疗法的实际应用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23年心理书籍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1.基本理念
成长模式:认为人们具有平等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治疗信念核心:重建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越高,我们的应对方式就越健康。
2.四种不一样的生存姿态
讨好:以个体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消耗巨大的能量和承受极度的焦虑
责备
超理智: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对数据和逻辑特别关注,常表现为远离社会人群或陷入紧张症
打岔:把注意力从任何有压力的话题移开
3.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
选择成为真实的自己,选择与他人接触沟通并建立直接的联系;言语和情感传递相同的信息
如何构建: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具体构建步骤:a.关注我们的感受并承认 b.改变扭曲的认知;c.与宇宙结合
4.如何由不一致姿态向一致姿态改变
治疗师要发帮助来访者学会”发现“觉察””理解“
一阶段:创造改变的需求
二阶段:将治疗师引入家庭系统中
三阶段:直面混乱的状态
四阶段:新的选择和整合
五阶段:执行
六阶段:新的状态
5.干预技术—互动成分技术
我听到和看到了什么?
对我说听到和看到的一切,我给予了什么解释意义?
我对这种解释的感觉如何?
我对自己的感觉有何感受?
我运用了什么防御机制?
投射
否认
忽视
我运用了哪些规则来进行评价? 比如不再适用于来访者的家庭规则
目的:通过双方对话来了解他们的内部加工过程,进而改善
6.干预技术—个性部分舞会技术
方式:治疗师带领治疗的主体转化,在选15-40个左右的人代表个体希望转化和整合自己的不同的部分。 目的:让主体完全承认并拥有自己的所有部分。
步骤:准备引导者和主体
鉴别主体的各个部分:6-8个需要处理的部分
为各个部分选择形容词
将形容词分类:褒义/贬义。询问主体哪些情境下褒义会变成贬义?贬义会变成褒义?
选择角色扮演者
让各个部分见面
发展出冲突
转化冲突
履行整合仪式
7.干预技术—家庭重塑技术
目的:帮助人们重新组合,再次进入原生家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步骤:预备阶段3个消失:选定主角和他的家庭(完成主角的家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力车轮”)
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选取一个主角成年离家之前的创伤性事件
雕塑父母的原生家庭:注意父母如何成长的
雕塑主角父母的约会,求爱和婚礼场景:聆听父母双方的愿望和梦想
重新雕塑主角的家庭:主角如何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应对和生存模式,进而放弃那些没有实现的期望,并增加对自己的掌控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