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资科目二第二章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维导图,包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等等。
教资科目二:1.2.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之教育学的深化发展阶段,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发展两个方面作了介绍。
教资科目二:1.2.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之教育学的独立及多样化阶段,记忆口诀:培根首提出,夸美纽斯来实现,康德首开课,赫尔巴特来规范,杜威去改变
教资科目二1.2.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之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理解并识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理解并识记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4.理解并识记新课程评价的改革。 标红为重点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考选择
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考简答和选择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和技能
双基教学
过程与方法
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
2、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设置综合课程,满足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和生活时代的联系
改变繁难偏旧和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改变死记硬背、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
1、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2、高中分科课程
3、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
2017《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口诀:一研二社两技
4、农村中学课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口诀:小综高分初结合,综合实践为必修,农村要为当地来服务
新课程职业理念
学生观
两独一发
教师观
角色--建促放研
行为--你它我他
教学观
学习过人
新课程评价的改革
考选择和简答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内容综合化
不单单看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量+定性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注发展过程
周期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