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两汉乐府诗
《中国文学史》袁版 第二版 第一卷 两汉乐府诗
中国文学史 袁版 第二版 第二卷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两汉乐府诗
乐府和乐府诗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含义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分类
太乐
主管郊庙之乐 前代流传下来的雅颂古乐
乐府
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西汉乐府
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 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
武帝到成帝期间的100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
哀帝登基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东汉乐府
太予乐署
黄门鼓吹署
内容(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郊庙歌辞 燕射歌辞 鼓吹曲辞 横吹曲辞 相和歌辞 清商曲辞 舞曲歌辞 琴曲歌辞 杂曲歌辞 近代曲辞 杂歌谣辞 新乐府辞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 鼓吹曲辞 相和歌辞 杂歌谣辞中 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苦与乐
苦
平民百姓的穷苦
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
对百姓的同情,申诉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
乐
对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对后代具有示范性
黄金为门,白玉为堂
三妇艳
爱与恨
爱的大胆泼辣,恨的痛切果决
爱之所爱,恨之所恨
受《诗经》影响 有国风,小雅余韵
生与死
乐生
与神灵的沟通,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 来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
长生
神界精灵来到人间
恶死
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
对死亡的疏远和拒斥
继承楚文化传统,《庄》《骚》遗响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
对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
明显的尚奇倾向
拥有比较完整的情节
刻画人物手法高超
叙事详略得当,简繁有法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以寓言形式叙事
诗体演变
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楚声演唱歌诗,出现三言句和七言句,导致诗体的转变
乐府诗歌的曲调来自于中土(楚声)和西域,以及五言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