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牙体牙髓考研笔记2
人卫教材 牙体牙髓病学 口腔考研352 笔记整理 本思维导图内容为龋病的病因及发病过程的相关考点总结
编辑于2023-02-07 19:42:50牙体牙髓考研笔记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牙菌斑
宿主
牙菌斑
结构
平滑面菌斑
菌斑-牙界面
中间层
致密微生物层
菌斑体部
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
缺少中间层
组成
水
80%
固体物质
20%
碳水化合物
胞外聚合物
葡聚糖
具有促进细菌附着至牙面及细菌间选择性黏附的作用
果聚糖
二者为菌斑代谢的碳水化合物贮存
杂多糖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
细胞内糖原
在外源性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缺乏时,微生物通过降解其细胞内多糖产酸
蛋白质
来源
细菌
唾液
龈沟液
种类
淀粉酶
溶菌酶
IgM
IgA
IgG
清蛋白
功能
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蛋白质具有缓冲能力
脂肪
无机成分
含有
钙
磷酸盐
高浓度氟
含量取决于菌斑的部位和年龄
形成和发育
形成过程分3阶段
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
细菌迅速生长繁殖
菌斑成熟
获得性膜
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形成过程
形成部位
牙
修复材料
义齿
组成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功能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细菌附着
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后,最初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球菌
主要为血链球菌
变异链球菌的附着过程
初期在细菌细胞壁蛋白与获得性膜的唾液糖蛋白之间产生微弱的吸附
之后由葡聚糖同细胞表面受体以配位体形式特异结合
唾液黏蛋白
MG1黏蛋白
作为获得性膜的主体形式接受细菌的选择性附着
作为细菌生长和分裂的底物和营养
MG2黏蛋白
结合至细菌表面的附着素
导致细菌凝聚后从口腔中清除
牙菌斑微生物学
微生物与龋病牙面上存在多种细菌与龋病相关
菌斑微生物龈上牙菌斑中多为G+兼性厌氧菌
主要为链球菌属
常见
血链球菌
黏性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
衣氏放线菌
致龋微生物
乳杆菌属
致龋作用较弱
链球菌属
血链球菌
最早定居于牙面的细菌之一
变异链球菌
与人类龋病密切相关
轻链球菌
放线菌属
龋病进程中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及影响
新清洁过的牙面最初定植者为高度选择性的口腔微生物
血链球菌
口腔链球菌
轻链球菌
光滑表面成熟菌斑内的定植菌主要是放线菌和链球菌
釉质白垩色病损
主要微生物为非变异链球菌
变异链球菌比例高于正常牙面
牙本质龋病损
变异链球菌比例继续增高
乳杆菌、普氏菌、双歧杆菌较常见
代谢物质
糖的分解代谢
细菌通过酶的作用将多聚糖降解为单糖或双糖,以主动转运过程将糖由胞外转入胞内
细菌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摄入胞质的糖
有氧氧化
无氧酵解
糖的合成代谢
胞内聚合物
包括
细胞内多糖(糖原)
聚-β羟丁酸
聚磷盐酸
糖原合成
由葡萄糖开始
经酶催化
后合成
作用
是变异链球菌的毒力因素之一
对维持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
胞外聚合物
主要为胞外多糖
包括
葡聚糖
非水溶性葡聚糖
在细菌黏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是变异链球菌主要毒力因素之一
水溶性葡聚糖
可作为细菌胞外能源贮存及底物
果聚糖
是细菌结构酶利用蔗糖合成的胞外多糖
杂多糖
致龋性
釉质溶解的化学反应过程
细菌的作用
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特异性菌斑学说
营养
碳水化合物
种类
单糖
寡糖
蔗糖
与龋病密切相关
多糖
致龋力低
摄入量和摄入频率
限制糖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可减少龋病发生
蛋白质
牙萌出前的生长发育期缺乏蛋白质可增加对龋病的敏感性
人工奶酪可抑制细菌产酸,防脱矿,促进再矿化
脂类
动物实验表明:饮食中补充脂肪可减少龋病发生
维生素
牙发育时期维生素缺乏可导致牙萌出后的抗龋力下降
无机盐
钙磷盐
牙发育最重要的矿物质
氟
与龋病关系最密切的微量元素
局部涂氟可预防龋病
其他无机物
对龋病敏感性所起作用不同
膳食纤维
水
宿主
牙
牙和牙弓形态
理化性质
钙化程度
微量元素含量
唾液
唾液流速
流速及缓冲能力与龋敏感性呈负相关
缓冲体系
重碳酸盐
磷酸盐
蛋白缓冲体系
碳酸酐酶
通过催化可逆的二氧化碳水合反应参与维持pH稳定
有机成分
唾液蛋白质与龋病发病密切相关
无机成分
维持牙体完整
促进釉质成熟及再矿化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黏膜屏障
抗菌蛋白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变异链球菌被吞咽后可通过肠道淋巴组织诱导免疫反应
变异链球菌抗原
细胞壁表面抗原
某些蛋白质
可构建疫苗主动免疫防龋
人体抗龋免疫反应
唾液抗体
sIgA
血清抗体
IgG
IgM
IgA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年龄
儿童时期患龋率高
龋病活跃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4岁时趋于稳定
老年人龋病发病率回升
性别
女性牙萌出时间早于男性
女性患龋几率大于男性
无临床意义
种族
存在种族差异,更易受环境影响
家族与遗传
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
地理因素
存在地理差异
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壤类型有关
龋病的病因学说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
外源性理论
化学(酸)学说
寄生腐败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龋病四联因素理论
细菌
龋病发病的先决条件
主要致龋菌为变异链球菌
食物
尤其蔗糖
影响龋病发生
宿主
龋病敏感性与诸多因素有关
唾液
流速
流量
成分
牙
形态
结构
机体全身状况
时间
龋病发病的各个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
动态稳定阶段
产酸阶段
耐酸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