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液(1)
人卫第九版生理学,包括血液生理的组成,理化特性,免疫学特性,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的知识点总结。
人卫第九版生理学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框架清晰,内容丰富,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人卫第九版生理学,血管生理知识点总结,包括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动力学,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
人卫第九版生理学知识梳理~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性,本篇导图详细的总结了分类,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生理特性,体表心电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血液(1)
血液生理
组成
血浆(55%)(离心,上层为血浆,占全血体积55%-60%)
含多种蛋白统称血浆蛋白
血细胞(45%)(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为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99%)
白细胞(最少)
血小板
理化特性
比重
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正相关
黏度
决定于血细胞比容高低、血浆蛋白含量多少、血流切率
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与溶质种类、颗粒大小无关
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形成的渗透压,80%来自Na+、Cl-
作用: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
蛋白质形成的渗透压,75%~80%来自蛋白
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等渗溶液(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0.9%NaCl、5%葡萄糖、1.9%尿素
等张溶液: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0.9%NaCl等渗、等张;1.9%尿素等渗、不等张
酸碱度
血浆PH7.35~7.45
免疫学特性
固有免疫
获得性免疫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生理
数量
男性:5.0*10^12
女性:4.6*10^12
主要蛋白质为血红蛋白因此血液呈红色。
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形态:双凹圆碟形
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减弱因素
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黏度↑
红细胞膜弹性↓
意义:使红细胞能够通过小的毛细血管
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
红细胞沉降率:用红细胞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
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沉降率越快,悬浮稳定性越小
取决于:红细胞叠连
实验结果
正常人红细胞→叠连快者血浆:叠连,沉降率↑
叠连快者红细胞→正常人血浆:沉降率正常
影响因素
促进叠连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胆固醇
抑制叠连
白蛋白
卵磷脂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
可用于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影响因素: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脆性↑;衰老红细胞脆性更高
功能
运输O2和CO2
血液中98.5%的O2是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存在;CO2主要以碳酸氢盐和氨基甲先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分别占88%、7%
参与对血液中酸、碱物质的缓冲及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生成
合成血红蛋白重要原料
蛋白质
铁(来源于食物摄入和内源Fe2+)
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成熟必需物质
叶酸
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需要内因子参与(由胃黏膜壁细胞产生,与B12结合后通过回肠黏膜上特异性受体介导,促进维B12在回肠远端的重吸收)
生成调节
EPO(红细胞生成素)(主要调节物)(主要由肾产生)
作用:促红细胞生成(此外还有抗凋亡作用(细胞保护效应))
血浆EPO水平与血液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
性激素(雄激素可提高血浆中EPO浓度),雌激素反之
破坏
人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肝和脾是破坏的主要部位)
白细胞生理(防御功能)
数量:4.0~10.0*10^9/L(男女无明显差异)
分类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相比,单核细胞更大,外衣偏蓝,而中性粒细胞偏粉
嗜酸性粒细胞(外边为橙色)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核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