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咨询师考试专用!超全面的【咨询心理学】笔记
【心理咨询-咨询心理学】课程的个人学习笔记,已高分考取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证书。 这套笔记共6个: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
编辑于2023-02-21 23:51:2006心理咨询-咨询心理学
什么是咨询心理学
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范畴、内容和规范,为心理咨询提供实践指导的学科
咨询心理学知识要点
心理咨询的历史、发展、现状
代表人物,中外历史,中外现状,未来展望
什么是心理咨询
定义,专业思维,专业态度,职业条件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程序
三大对象,三大任务,四种分类,七大步骤
五种观点四种取向
精分,行为,认知,人本,人性心理学
不同对象与内容的心理咨询
婴幼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期;婚姻家庭性心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
一、咨询心理产生的学术背景
【英】法兰西斯·高尔顿;1890达尔文表兄测量法*自由联想
【美】卡特尔·雷蒙德;1890 心理测验与测量
【美】韦特默;儿童行为矫正,1896《临床心理学》
【法】比内(西蒙);1904智力测量
【美】大卫;1907学生行为指导
【美】帕森斯;1908职业运动指导
二、心理咨询学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工业化对职业发展产生需求
教育发展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需求
中产阶级对心理健康产生需求
医学临床对心理干预产生需求
三、心理咨询专业的诞生
1896,韦特默《临床心理学》出版
四、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
19世纪30年代,心理测验与个体差异研究
1953,美国心理咨询分会颁布“心理专家培养标准”,出版《心理咨询学杂志》
1956,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分会发表《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报告书
关心人的动机、情绪调节;发展能力、动机,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正确利用个体差异
二战后欧洲再兴
参考
国外现状与趋势
玄学式、哲学式、科学假设式、经验式、实证论证等观点并存
科学假设式、实证论证为主流,经验式次之,哲学式再次
倾向于严谨科学方法;与医学科学交互又独立于其外;咨询与治疗领域涉及非常广泛;主流市场属于社会福利
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认证非常严格
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实质
心理痛苦、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是以神经回路为物质基础的。并非谁异想天开地构建一种理论或方法就能消除改变的
五、中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展望
历史
30年代,丁瓒,《青年期心理学》(丁祖荫)
50年代,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王景和…综合快速疗法
80年代,北京朝阳医院心理咨询科、武汉中德心理医院
现状
2001年8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化开始
职业化6种指标:社会化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社会的认可,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
需求与专业力量差距
展望
本土化;普及化;完善职业化(科学、能力达标、标准化水平)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技术、遵循心理咨询规范,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助人自助过程
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2001.8《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定义
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职业思维与态度
思维
唯物主义观
普遍联系观
身心一体、心理生理社会交互、整体
限制性观点
职责、时间、情感、目标
发展观
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
态度
坚守价值中立原则
二、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
品格
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
善于容纳他人
有强烈的责任心
自知之明
第二节 咨询心理的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
参考
精神分析产生的背景
达尔文进化论揭示生物进化法则中性驱动
潜意识论的早期观点
图腾与梦的研究
维多利亚时代的性禁忌文化
维也纳诊所的患者
汉斯的案例
精神分析流派其他重要人物
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弟子
荣格、阿德勒
弗洛伊德的继承者
安娜·弗洛伊德
精分的重要发展者
弗洛姆、霍妮、埃里克森等
精神分析观点
心理分区观点
意识与潜意识
心理结构观点
本我、自我、超我
心理动力观点
性本能、生本能、死本能
心理发展观点
口欲期(0-1y)、肛欲期(1-3y)、生殖器期(3-5y)、潜伏期(5-12y)、生殖期
心理适应观点
焦虑与防御
参考
荣格
概念:意识与无意识 (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原型与意象)
意识
外层。以自我为中心。功能:适应环境
个体无(潜)意识
个体被压抑、隐藏、遗忘、忽略的曾经意识经验。包括各种心理情结,即个体情感观念丛。具有自主性,对个体思想和行为具有强控制力
集体无(潜)意识
种族进化遗留的心灵印象,即物种进化和文化的沉淀物,为先祖的经验与行为方式。为人类全体所共有。以原型的形式存在
主要观点
心灵是人格的总体,包括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人格具有与生俱来的整体性。人类所应做的,首先是保护这种整体性,避免它四分五裂,变成种种独立存在的、相互冲突的结构系统;再进一步发展这种固有的人格整体,使之达到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分化、整合与协调,实现终极意义上的精神统一
总体的心灵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通过自然、文化符号的原始意象,可以分析无意识
阿德勒
主要观点
人是社会和他人不可分割的实体,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
在自卑补偿中追求优越是行为的根本动力
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影响人的生活风格
意识与潜意识是个体的心理整体,通过梦的分析可以呈现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人都具有社会兴趣(对他人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态度),表现为为社会进步而非个人利益与他人合作。社会兴趣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具有创造性,个人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非消极被动的,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它,使自我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创造性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
弗洛姆
主要观点
自由迫使人们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因而必须付出承受承重的选择压力的代价——无法忍受的孤独。这种代价已超出了自由的价值,于是采用“逃避自由”和“创造性的爱”来适应
逃避自由的机制:独裁、破坏、趋同
创造性的爱的策略:分享、主动参与、慷慨给予
霍妮
自我
视人格为一个整体,强调自我的地位与作用
组成动态自我3个部分
现实自我:此时此地一切表现的总和,他人可察部分,独立于自我概念、自我知觉
真实自我:个体自我实现的中心、发展的内在力量
理想自我:指完美的自我意象
童年忽略与贬低导致自我轻视而焦虑无助,防御将缺失转化为自我想象,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精神分析观点点评
价值
心理学史上让人们普遍关注并认可潜意识存在
首次提出了一个系统关注心理存在的思维
极大推动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
不足
是一个难以得到实证、证伪的假设性理论
整个理论假设存在诸多逻辑漏洞和矛盾
理论解释有着极强的猜测性、主观性臆测
解释过于复杂,有强烈的“贴标签”倾向
心理动力学取向
咨询取向
偏向于某一种理论观点及其咨询方法的心理咨询实践倾向
每一种理论观点及其咨询方法,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片面性、局限性,甚至是错误
整合取向:整合身体、情感、认知、情境、行为系统,建构一种多维关系框架,整合各流派理论与方法
心理动力学取向
观点提出
1917年,美·吴伟士发表《动力心理学》
1927年,普林斯主张推进“变态心理学与动力心理学”
基本假设
行为从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并试图解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冲突。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主要观点
心理是动态的
假设潜意识中的动态元素影响意识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以心理动力学观点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为心理学动力学咨询与治疗
揭露和支持技术几乎用于每种心理动力学咨询与治疗中
基本咨询作用原理
使潜意识意识化
禁闭的思想和情感是有害的,释放可起疏导作用
不意识化,潜意识中黑暗的力量会逐渐变得庞大而邪恶
支配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潜意识力量无法控制
潜意识意识化的方法:解码非线性、非语言的潜意识过程
支持薄弱的自我功能
在本我、自我、超我结构中,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可能仍处于潜意识状态
三我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持久冲突会导致神经症
所以意识化和保持平衡健康,自我至关重要。心理动力学咨询与治疗,通过支持薄弱的自我功能来帮助来访者
使发展再现生机
动力学咨询与治疗,是一个补救过程。在与咨询师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催生来访者新的成长与发展,使来访者的心理和情绪再现生机,茁壮成长。表现在
发展出思考自身和调控自尊的新方式
发展出与人交往的新方式
发展出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应对机制
主要技术和工具
维持分析结构
精分疗法强调维持特殊的心理分析结构,如咨询师的无特点性、治疗过程的延续性与规律性、保证治疗过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避免打破稳定的咨询形式
自由联想(精分的关键性技术)
解释
指出、说明甚至教导来访者聚焦于其梦境自由联想、阻抗和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帮助个体自我消化和吸收这些材料,促使潜意识深层内容凸现
释梦
通过梦的解析,呈现压抑在潜意识中欲望和潜意识内容
分析与解释阻抗
将来访者不愿触及潜意识内容的所有因素剖析开来,以解除防御,使潜意识显现
分析与解释移情
通过分析与解释来访者扭曲咨询关系移情,探索、显现来访者潜意识中的情感
对咨询师的要求
角色
无特色姿态,即“空白屏幕”。很少自我暴露、保持中立(?)
功能
促进移情关系形成,从而通过来访者的投射,显现来访者未完成、受压抑的事件,以便触摸和解释潜意识
帮助来访者获得爱、工作、娱乐的自由
帮助来访者获得自我意识,真诚、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
帮助来访者用现实的方式处理焦虑
帮助控制冲动和非理性行为
参考:心理动力学取向点评
基于一种并未获得证实、解释有着很多漏洞,有着强烈臆想与面对黑箱进行猜测的理论假设,然后就“笃定”地据此加以强行解释,“贴标签”,有着极大的风险
自由联想、释梦、解释、分析等方法,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强制性”、“猜测性”、“复杂化”、“误导”等风险
技术方法应用严重缺乏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参考
行为主义重要人物
巴甫洛夫: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典条件反射
桑代克:美国,错误-尝试定律
华生:美国,刺激-反应模式,行为主义创始人
斯金纳:美国,操作条件反射
班杜拉:美国,社会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基本概念
兴奋与抑制;反射、反射弧、反馈;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基本规律
抑制、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动力定型
条件反射顺序固定
二、联结主义:尝试-错误定律
准备律
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
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练习律
应用律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
失用律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效果律
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三、刺激-反应模式
华生
R=f(S)不考虑中间思维与情绪的过程作用
托尔曼
B=f(S,P,H,T,A).B行为,S刺激,P生物内驱力,H遗传,T训练方式,A年龄
四、操作条件反射
经操作尝试获得强化物强化建立条件反射
五、社会学习论
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习得
影响行为学习的因素:榜样、观察、模仿、强化、惩罚
替代(观察)学习、自我惩罚或批判、自主调节
六、沃尔普的行为治疗论
实验性神经症:习得性无助
系统脱敏消除恐惧
七、行为治疗的七个步骤
靶行为功能分析
标定靶行为严重程度
确定靶行为矫正目标
编制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干预计划实施监测与调整
干预结束
效果检验
八、行为治疗的六个特点
注重靶行为的现实原因,而不是历史原因
以可观察行为作为治理效果评价标准
依据实验研究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
用客观、可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以便重复
准确定位靶行为与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
依据问题与具体情况,选择行为治疗方法
参考:行为主义观点点评
价值
客观地阐释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揭示了行为模式建构的自然规律
弥补了心理学在行为研究上的历史缺陷
不足
过分、片面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忽略了心理内在活动的客观存在
在心理咨询的实际操作中过于复杂
行为适应性是心理咨询的关键问题,未涉及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参考
认知过程图解
信息-感知-思维定势启动-记忆信念调动-认知图式-信息辨识-逻辑分析-信息判断-决策
认知偏差的三个关键问题
思维定势
定势决定思维方向,是导致行为非适应性的首要关键
认知图式
图式是思维判断的依据与框架,是影响认知判断的重要因素。其中信念、知识与经验记忆,是认知判断的“标尺”,三者的结构关系是认知判断框架
认知逻辑
同样的定势、图式,用不同的逻辑对信息进行推论,得出不同的认知判断。逻辑的不合理性或缺陷,导致不同的结论
行为主义取向
概述
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三个发展阶段
传统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张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新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班杜拉、赫尔,关注外显行为也关注内隐行为(想法、态度、习惯等)
认知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埃利斯、贝克,以关注内隐行为为主
学科背景
社会背景
主要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改良需求有关(工业化)
哲学背景
源于机械唯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
自然科学背景
生理学,尤其是谢切诺夫的反射图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心理学背景
心理学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催生行为主义的主因
理论体系
早期(20年代)主张放弃意识而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科学心理学智能研究能客观观察的外显行为
主张构成行为的基础是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坚持认为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由环境刺激学习习得的
中期(60年代)的社会学习论,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习得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后期(70年代)认知技术引入行为治疗中。主要有埃利斯、拉扎鲁斯、贝克、梅肯鲍姆等
常用方法
放松训练
阳性强化法
系统脱敏法
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交互抑制(抑制焦虑反应,减弱、切断刺激焦虑)
操作过程
放松训练
建立焦虑等级
系统脱敏
模仿法(示范法)
基本原理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具体方法
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等多种类型
认知-行为疗法(CBT)
概要
焦点放在非功能性认知问题上。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通过改变来访者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咨询目标不仅针对外显的行为、情绪,而且分析思维活动和应对现实的策略,纠正错误认知
基本原理(假设)
思想、信念对适应不良的行为有作用
改变信念、态度和思维,就能适应不良的行为
基本技术
认识自动思维
列举认知歪曲
改变极端信念或原则
检验假设
积极自我对话
三栏笔记法(自动思维、认知歪曲、分析回答)
等级任务安排(任务分解、由大到小、由易到难)
日常活动计划
掌握和愉快评估技术
教练技术(指导、反馈、阳性强化)
其他(问题发现指导、自我提问法、利弊分析法、改变期望水平、自信心训练、脱敏、示范、角色扮演等)
咨询师的角色与功能
说明过多内化的应该、必须、最好等不合理信念,并与来访者辩论;鼓励与之对抗
展示来访者是如何让非理性、非现实的想法将自己陷入情绪混乱
帮助来访者修正想法并减少不合理信念
帮助来访者发展出理性的人生观,不再成为不合理信念的受害者
与来访者不合理思维的核心进行辩论,并教授来访者如何用理性信念与态度替代不合理信念与态度
不足与发展方向
不足
以咨询师为主导,忽略了来访者的自由、自主和独立性
强调认知决定人的行为与情绪,忽略了潜意识(需要)
发展方向
斯蒂文·海耶斯:接受与现实疗法(ATC)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常态”,然后再建立现实的价值观。称之为“第三波心理疗法”,是CBT的发展趋势(站着说话不腰疼?)
参考:行为主义取向点评
价值
方法相对客观、系统、合理
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效果
不足
过分、片面强调认知的作用,忽略了需要的动力作用和行为的适应性问题
没有将认知与行为放到心理活动的系统中去
对认知本身的内在逻辑未能完全理清
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参考
存在·人本主义的重要人物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者
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疗法提出者
一、需要层次论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核心概念
机体智慧·潜能
自我及自我概念
责任与生存焦虑
价值条件化
治疗理念:在尊重、平等、自由的体验中,重建自我概念,成为完整、内外一致的人
参考
马斯洛超个人心理学
主张探求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
试图通过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幸福、宗教体验等途径,开发潜能,通晓真理、了解自我、超越自我,回归心灵、乐于助人,得到超越性体验,甚至指明人类心灵的前进之路
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观点。深受佛学(禅修)、中国传统哲学、道家、气功、古印度的梵、瑜伽、冥想、苏菲密教、巫术思想影响
人本主义观点点评
价值
首次正式关注需要的存在,弥补之前研究缺失
提出了系统的关于需要的理论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视角
不足
哲学思辨色彩过浓,理论阐释显得粗糙
没有定位清楚需要在心理活动中的位置与作用
马斯洛的假设逻辑不严谨,对需要描述不清晰,延伸出的超个人心理学走偏了
人本主义取向
概述
14世纪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
人本主义是一个超越科学实证范式、趋于建构“以人为本”的心理学思潮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兴起。其产生是为了反击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认为两者均忽视了人的本性和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罗杰斯提倡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洛·梅提倡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心理学。被称之为“第三势力”
基本假设
来访者是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办法的“潜能”
咨询师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了解,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引导来访者而不是指示或灌输
咨询技术
真诚、表里一致
不是扮演一个角色
共情
无条件积极关注、接受
对咨询师的要求
态度第一,技术其次
强调咨询师的态度、个人特质、咨询关系的性质
咨询师不劝告 、不评价、不给资料、不指导、不劝说,只倾听,避免做勉强解释、作批评
参考:人本主义取向点评
优点
尊重个体感受;信任个体的潜能;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对来访者有着非常好的积极作用
不足
没有聚焦到来访者的需要
没有定位清楚需要在心理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
一、基本概念
人性
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
人性心理学
以精神属性为中心,三性辨证
心理动力
人性内在需要-保存延续、认知、依存
个性心理
个体与群体心理差异
情绪与健康
健康是人性需求满足的结果
二、对心理诊断、咨询、治疗的认知
心理问题
人性失衡
心理诊断
依据症状找到失衡部分
治疗原则
触及人性失衡状态,恢复相对平衡
参考:人性心理学观点点评
价值
中国首个跳出简单、盲目接受西方心理学理论观点惯性,独立建构本土系统心理学理论观点的尝试
不足
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缺乏严谨理论逻辑思维、比西方一些类似理论更加缺乏实证依据、更加抽象、空洞、缺乏应用性的理论观点
其他取向
一、完形疗法
美-皮尔斯创立
理论来源:精分、存在-人本主义、完形心理学
1.理论要点
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咨询师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
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当前的生活与感受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源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
积极面对生活。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帮助完成内心中未完成的情结,即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
2.基本前提
人要成熟,必须寻找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
来访者的基本任务是要觉察自己正体验到什么、做什么,以了解自己并得到足以修正自己的知识,学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
咨询的焦点在来访者对现实的觉察(现象学取向)。完形是一种生动、活泼、实际地增进直接体验的状态,而非抽象地谈论情境
3.主要概念
人性观
以存在哲学和现象学为基础。正在的知识是由知觉者的立即体验产生的。治疗的目的不在分析,而在整合一个人不时存在的内心冲突。“重新拥有”个人曾经否定的部分,整合过程需逐步渐进
此时此刻
除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是存在的
未完成事件
当事人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
逃避
是用来避免对未完成事件、去体验未尽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的工具
接触
与环境接触是促进成长和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
能量
在何处、如何被阻碍、如何使用
4.咨询目标
达到觉察状态:由觉察获得更多选择、肩负更多责任
觉察:了解环境、自己;接纳自己、与别人会心接触
5.治疗技术
对话练习
注重人格在“优势”与“劣势”的两极分裂状态的拉锯。通过批判觉察对自我人格整合有害的全然接受的他人价值观
空椅子技术
“我负责……”
要求来访者在每个陈述句后加上“而且我会为他负责”
投射
一个人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事物,其实是自己所具有的但却不愿看见也不愿接纳的。觉察之
倒转技术
来访者的某些症状和言行,常是其潜在行动的倒转表现。觉察之
预演练习
人内心的许多想法其实是都在预演中,常在想象的世界里预演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
夸张练习
使来访者对自己身体语言所传递的微弱信号或线索能敏锐地觉察
感觉留置
觉察对情感和不愉快情绪的逃避
完形梦境治疗
把梦境带到现实中使之重现
二、催眠疗法
通过催眠使来访者进入意识狭窄状态,借助暗示性语言,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方法
1.起源与发展
1775年奥地利-麦斯默磁铁催眠(动物磁气说)
1841年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解释为“类睡眠状态”
弗洛伊德、巴普洛夫曾做过大量研究
现代理论模型:催眠是一种解离状态
2.方法与步骤
方法
放松法、数数法、凝视法、数息法、下楼(电)梯法、手臂下降法
步骤
沟通建立信任
引导进入催眠状态
深入:鼓励更加放松进入深层催眠状态
建议,给予正面指导性暗示(暗示语6条原则:正面积极语调、句子简单、可相信的、可衡量的、现在式、可报酬的)
唤醒
3.催眠状态下的反应
外在表现
闭眼而眼皮闪动;呼吸改变(通常变慢)、皮肤泛红或蜡样僵直、动作减少;眼睛潮湿或有眼泪、变红;吞咽反射动作;整体肌肉放松;困倦;身体强直、变暖
内在表现
潜意识躁动、活动意愿降低、时间扭曲、声音淡出淡入;感觉轻松自在、漂浮、自己不存在;记忆遗忘、想象力与记忆力增强
4.催眠深度
浅度
处于舒适的肌肉松弛状态;保持随意运动功能但不愿动;没力气睁开眼睛;解除后记得催眠过程的一切
中度
随意运动时四肢僵直难屈,弯曲时明显有抵抗力;解除后保留部分记忆
深度
只听到催眠师的说话声音;绝对顺从和遵照指令行动;感觉减退或消失;解除后完全遗忘
5.催眠的用途
处理情绪、行为症状
治疗躯体障碍
治疗心理生理障碍
协助治疗某些身心疾病
治疗应激相关障碍
潜能开发(?)
6.注意事项
不可任意滥用
不可夸大作用
必须经专业训练
自愿
区分催眠与催眠治疗
疗效不甚巩固
参考:催眠疗法点评
催眠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但目前对其神经机制还不甚清楚
催眠虽然可以通过暗示植入,快速地产生认知、行为和躯体症状的即时改变,但效果并不稳定,也并没有真正解决心理冲突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上的应用价值非常有限
由于催眠现象的神秘性,很容易引起一般大众的好奇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