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资文化素养——传统思想文化
教资文化素养——传统思想文化,整理了先秦的思想文化、秦汉魏晋的思想文化、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清代的思想文化的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谏太宗十思疏》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25201-2010,内容有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快来看看吧!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地道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传统思想文化
先秦的思想文化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
思想流派
儒家思想
讲究“仁爱”,主张以德和礼治天下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鲁国人,曲阜 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有儒圣之称
* 其语录被之后的弟子编撰成《论语》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孟子
名轲,字子舆 战国鲁国人 思想家、教育家 有亚圣之称
*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
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
* 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 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
主张:性善论
荀子
名况,字卿 战国赵国人 思想家、教育家
* 著有《荀子》
有很强的逻辑性、善用比喻、排比、对偶
* 主张:性恶论
提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
道家思想
师法自然
主张无为而治、顺势而行
老子
字伯杨、谥号聃,又称李耳
* 相关著作《老子》(即《道德经》)
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 如何让个人修身达到 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
* 主张:无为
庄子
名周,字子休 战国宋国蒙人 哲学家、教育家 道家学说主要创始人 成语:鼓盆而歌
* 代表作《庄子》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
* 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并称“老庄”
法家思想
强调“法”对治理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主张以严谨的法度治理国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韩国公子(国君之子) 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散文家 后世称“韩子”、“韩非子”
* 著作《韩非子》 * 提出重商法、重农、重战等
排斥仁爱、反对复古 主张因时制宜,君主集权
李斯
墨家思想
追求“兼爱”,主张“非攻”
墨子(创始人)
名翟 鲁国人 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
* 《墨子》 * 在政治上提出:兼爱、非攻等
重要典籍
六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春秋》
《论语》
《孟子》--
“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
《道德经》
秦、汉、魏晋的思想文化
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初期主要奉行老庄思想(道家)
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家思想(为巩固中央集权)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道教
道教创立于东汉
此时道教奉老子为主 道教为长生
此现象产生原因-- 1、古代鬼魂崇拜和民间巫术 2、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3、黄老道家思想
东汉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东汉时期开始流行
魏晋玄学
产生于汉末魏初
(为弥补汉代儒学的衰落而导致的不足) 是道教的衍生
魏晋时期以
《老子》、《庄子》、《易》为三玄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阮籍
其思想具有哲学辩证色彩
宋明时期的思想文化
宋明理学
也被成为“道学”
(本质是儒学,融合多种思想)
周敦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爱莲说》
程颢--北宋理学家--理学奠基者--程门立雪 *此二人合称“二程”,合创“洛学”
朱熹--南宋理学家--集理学之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心学”创始人 王守仁--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知行合一
--号明阳子,人称王明阳
清代的思想文化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戴震--清代哲学家、思想家--是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
--梁启超、胡适称“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梁启超称“前清学者第一人”
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严复--清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天演论》(作者:赫胥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翻译标准:“信、达、雅”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