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部病变
肺部病变知识点总结,内容涵盖支气管阻塞,肺实变,空洞与空腔,结节与肿块,网状细现状及条索状影,钙化的内容点。适用于影像学的小伙伴复习备考哦~
编辑于2023-03-12 00:05:16 新疆肺部病变
支气管阻塞
概念:由腔内阻塞或外在性压迫所致:腔内阻塞病因可以是异物、肿瘤、炎性狭窄、分泌物淤积、水肿或血块等;外压性阻塞主要由邻近肿瘤或肿大淋巴结压迫所致。
分类
阻塞性肺气肿
X线表现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野局限性透明度增加;一侧肺或一个肺叶的肺气肿表现为一侧肺或一叶肺的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纵隔移向健侧,病侧横膈下降
弥漫型阻塞性肺气肿:两肺野透明度普遍性增加,常有肺大疱出现,肺纹理稀疏;晚期肺纹理进一步变细减少、肺野透明度明显增加,肋间隙增宽,横膈低平且活动度降低,心影狭长呈垂位心型,中心肺动脉可以增粗、外围肺血管纹理变细,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
CT表现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CT上表现为局限性肺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少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两肺纹理普遍稀疏、变细、变直
阻塞性肺不张
概念:支气管腔内完全阻塞(多见),腔外压迫或肺内瘢痕组织收缩引起。当支气管突然完全阻塞后,肺泡内气体多在18~24h内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阻塞的部分可以发生在主支气管、叶或段支气管、细支气管,从而导致相应的一侧性、肺叶、肺段和小叶的肺不张。
X线表现:
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影;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的表现。
肺叶不张:不张的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均匀增高,相邻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纵隔及肺门可不同程度向患部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肺段不张:单纯肺不张较少见;正位胸片上可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体积缩小。
小叶不张:为多数终末细支气管被黏液阻塞所致,表现为多数小斑片状致密影,与邻近炎症不易区分。
CT表现
一侧性肺不张:不张侧体积缩小,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肺叶不张:右肺上叶不张表现为上纵隔旁右侧的三角形或窄带状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左肺上叶不张表现为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底部与前外胸壁相连,尖端指向肺门,其后外缘向前内方凹陷 ;右肺中叶不张较常见,表现为右心缘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尖端指向外侧;肺下叶不张表现为脊柱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尖端指向肺门,其前外缘锐利,患侧横膈升高,肺门下移;
肺段不张:常见于右肺中叶的内、外段,表现为右心缘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内凹;
小叶不张:CT 表现与 X 线表现相似。
MRI表现:不张的肺叶或肺段在 T1WI 上表现为较高信号影, T2WI 上为略高信号影。通过增强检查,有时可区分引起肺不张的肺门区肿块影。
肺实变
概念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替代。病变累及范围可以是腺泡、小叶、肺段或肺叶,也可以是多个肺泡、小叶受累而其间隔以正常的肺组织。肺实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其他各种肺炎;也见于肺泡性肺水肿、肺挫伤、肺出血、肺梗死、肺结核等。
X线表现:当实变抵达叶间胸膜时,可表现为锐利的边缘;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空气支气管征。
CT表现:以渗出为主的急性实变在 CT 肺窗上表现为均匀高密度影,纵隔窗上则呈软组织密度影,大的病灶内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渗出性病变的早期或吸收阶段,由于实变不完全可表现为较淡薄的磨玻璃样密度影,其内可见肺血管纹理,纵隔窗上病变则不显示。慢性过程的实变密度多高于急性病变所引起的实变密度,病灶的边缘也多较清楚;当实变局限于腺泡时,实变影可表现为数毫米至 lcm 大小的结节状,形似"梅花瓣"状,边缘常较清楚。
MRI表现:渗出性实变在 T1WI 上表现为边缘不清的片状略高信号影, T2WI 上表现为较高信号影。
空洞与空腔
概念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空洞壁可为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或肿瘤组织,多见于肺结核,肺癌和真菌病等。分为厚壁空洞(厚度≥3mm)和薄壁空洞(厚度<3mm).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疱、含气肺囊肿都属于空腔。
X线表现:①薄壁空洞:洞壁可为薄层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及干酪组织;空洞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洞壁内外缘光滑清楚,空洞内多无液面;其周围无大片状阴影,但可有斑点状病灶;多见于肺结核,有时肺转移瘤也可呈薄壁空洞影。②厚壁空洞:洞壁厚度常超过3mm,多在5mm以上;空洞周围有高密度实变区,内壁光滑或凹凸不平;多见于肺结核及周围型肺癌。结核性空洞壁外缘多整齐清楚,邻近常有散在斑片状病灶;周围型肺癌的空洞壁外缘和轮廓呈分叶状并伴有细短毛刺影,洞壁内面凹凸不平,有时可见壁结节。③虫蚀样空洞
CT表现:①空洞位置:结核性空洞多见于上叶尖段、后段或下叶背段;癌性空洞多位于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②空洞大小:空洞直径大于3cm者多为肿瘤:③空洞壁表现:空洞壁外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缘凹凸不平或呈结节状,多为癌性空洞 ;洞壁厚度小于4mm者多为良性病变,而大于15mm者多为恶性病变;④空洞周围肺组织表现:结核性空洞周围多可见纤维条索影、结节状或斑片状"卫星灶"以及与肺门相连的支气管壁的增厚;癌性空洞有时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并可见阻塞性肺炎征象。
MRI表现:在 T1WI 和 T2WI 上,空洞内因有气体而呈低信号影,空洞壁则呈中等信号影。但由于 MRI 空间分辨力较低,故对空洞壁细节的显示不及 CT 检查。
结节与肿块
概念:当肺部病灶以结节或肿块为基本病理形态时,其中直径≤3cm者称为结节 而>3cm者称为肿块 。
X线表现
①肺良性肿瘤:多有包膜,呈边缘光滑锐利的球形结节或肿块:错构瘤内可有"爆玉米花"样的钙化:②肺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锐利,常有细短毛刺向周围伸出,靠近胸膜时可有线状、幕状或星状影与胸膜相连而形成胸膜凹陷征。结节或肿块的性质各异,其表现也不同,例如:①结核球,常为圆形,其内可有点状钙化,周围常有"卫星灶";②炎性假瘤 多直径为5cm以下类圆形肿块影,其上方或侧方常有尖角状突起,病变近叶间胸膜或外围时可见邻近胸膜的粘连、增厚;③转移瘤,常呈多发、大小不一,以中下肺野较多,密度均匀或不均,边缘多清晰。
CT表现
①形态轮廓,可呈多个弧形凸起,弧形相间则为凹入而形成分叶状,称为分叶征;如边缘可见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状突起,则称为棘状突起或毛刺征 ②内部结构,病灶内有时可见直径1~3mm的气体样低密度影,称为空泡征,>5mm者则为空洞征:③边缘征象,结节与肿块邻近胸膜时,由于成纤维反应性收缩牵拉胸膜可形成胸膜凹陷征。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
概念:肺部的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是间质性病变的表现,其病理改变可以是渗出或漏出、炎性细胞或肿瘤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增生等。
X线表现
①较大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病变,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和紊乱;小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及小叶间隔的病变,表现为网状与细线状影或蜂窝状影 ②局限性线状影,可见于肺内病变沿肺间质引向肺门或外围,如肺癌肿块与肺门之间或与胸膜之间的细线状影;肺结核愈合后,其周围肺间质可发生纤维化,表现为条索状影,走行不规则,粗细不一;③小叶间隔内有液体或组织增生,可表现为不同部位的间隔线
CT表现
HRCT 可发现早期轻微肺纤维化,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等微细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CT 表现与其累及范围、程度和病因有关:①初期,常表现为与胸膜相连的细线状影,长1~2cm,病变明显时可呈多角形的网状影;②进展期,如肺纤维化时,由于广泛的小叶间隔增厚,相邻增厚的小叶间隔相连,在胸膜下 lcm 以内,可见与胸壁平行的弧线状影,长2~5cm,称为胸膜下线;③晚期,如肺纤维化后期,在两中、下肺野胸膜下可见蜂窝状影 ,并可向内累及中、内带和向上累及上肺野。
MRI表现
正常情况下肺野信号很低,故对网状、细线状病灶显示不满意;较大的条索状病灶有时可在黑色(低信号)的肺野背景上显示,在 T1WI 上和 T2WI 上均呈中等信号影。
钙化
概念
钙化 在病理上属于变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组织发生脂肪酸分解而引起局部 pH 值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钙或碳酸钙的形式沉积下来,一般发生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
X线表现
在胸部平片上,钙化表现为密度很高、边缘清楚锐利、大小形状不同的病灶,可为斑点状、块状及球形,呈局限或弥散分布。肺结核或淋巴结结核钙化呈单发或多发斑点状;矽肺钙化多表现为两肺散在多发结节或环状致密影,其淋巴结钙化多呈蛋壳样。
CT表现
在纵隔窗上,钙化的密度明显高于软组织 典型肺错构瘤的钙化呈"爆玉米花"样 肺门淋巴结蛋壳状钙化常见于尘肺。
MRI表现
对钙化的显示远不如 CT 敏感和准确。肺部小钙化灶多无法显示,较大钙化灶可表现为肺部病灶内的信号缺失区(低信号);当病灶完全钙化时则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