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及其本质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一起来看看教育的定义和概念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思维导图,内容有 教育与社会、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起来学习吧。
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出现社会阶级的划分);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一起来了解更多教育学知识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及其本质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勒图尔诺、英国沛西.能
主要观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强调生物属性和动物本能
缺点:
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本质;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忽视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抹杀了教育的意识性;否认了人的社会性
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凯洛夫、米丁斯基
①人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或以生产劳动保证自身生存的社会需要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③以人类语言的发展为条件
④教育的职能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起来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⑤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劳动起源论是关于人类教育起源的正确主张,其正确性和合理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劳动促使人产生语言和思维;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
特征/特点
没有阶级
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
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
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
主要以口头形式表达
原始社会晚期
教育目的更加明确、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包括谚语、歌谣、故事、神话)
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社会形态(出现社会阶级的划分)
特征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才出现
教育对象有了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学校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且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蔑视生产知识的学习
教育方法大多崇尚呆读死记与体罚
课业负担繁重,纪律严酷,体罚盛行
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或集体施教
一个教师教几个或十几个学生,学生不分年级
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理想走向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日趋密切
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教育日益显示出开放性和整体性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全民化
是指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全民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教育现代化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体制机制、教育手段方法、教育管理和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社会变迁过程
国际化
终身化
时间:终身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不间断的学习过程
空间:终身教育融合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多元的立体的整合”
信息化
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过程,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育的词义
教,上所施,下所施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孟子最早把“教”和“育”合成一个词运用
西方强调教育含有“内发”之义,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