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思维导图,简单介绍了问题行为的类型、处置与矫正、违纪行为的预防、课堂气氛、课堂纪律管理、惩罚的使用技巧、处理较重课堂不良行为的技巧、清除轻度课堂捣乱行为的技巧、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欢迎查看。
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说明文的思维导图,其中概括说明对象: 要么从标题入手,看出说明对象 要么从中心句、段首句、段尾句来看说明对象 要么概括每段意思,再总结整篇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完成)的 立法宗旨是保障教师的合法利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可以供学习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课堂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的类型
1.违纪行为
隐蔽性违纪
轻度矛盾冲突
不遵守作息制度
扰乱性行为及恶作剧
2.心理问题行为
人格型问题
情绪型问题
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
2.行为矫正
强化良好,取代不良
3.心理辅导
认知→行为
违纪行为的预防
1.重视第一节课
2.制定规章制度
3.做好课前准备
4.精心组织课堂
5.维护教师权威
6.考勤(迟到)
课堂气氛
类型
1.积极的
2.消极的
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
3.对抗的
失控的,学生各行其是
影响因素
1.教师的因素
①教师领导方式
民主型最佳
②对学生的期望
接受
反馈
输入
输出
③教师的情绪
焦虑适中,推动最佳气氛
2.学生的因素
认同并融入集体目标
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高
3.物理环境因素
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特征
①约束性
②标准性
③自律性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课堂三大要素
学生
学习过程
学习情境
课堂结构
课堂情境结构
班级规模的控制
课堂常规的建立
学生座位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
考虑的因素
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②课程表的编制
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课堂目标结构
①竞争型(相互对抗)
②合作型(相互促进)
③个体化型(相互独立)
课堂纪律维持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
惩罚的使用技巧
1.有效惩罚
①向学生解释惩罚的原因及恢复正常行为
②语气态度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不解和遗憾
③惩罚应该同错误行为联系起来
2.不恰当惩罚
①侮辱性言语攻击
会引起怨恨
②体罚
破坏以后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机会
不能引起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负疚感
付出长期代价远胜过短时的收获
③额外作业
④扣分
处理较重课堂不良行为的技巧
1.恰当的直接纠正
忌“去”“!”
2.进行调查
“你为什么迟到”
3.帮助学生解决冲突
冲突是正常的
努力避免冲突
引导解决冲突
第一步:鼓励表达对冲突的看法
第二步:共同对冲突进行界定
第三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第四部:交流意图,接受对方
第五步:动机调整,真诚协商
清除轻度课堂捣乱行为的技巧
1.目光接触
2.触摸和手势
3.身体接近
4.教学提问
5.点名(夹杂在讲课中)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处理好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互相独立、依存、促进
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原则
目的明确,客观公正,因势而变,心理相容
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方法
表扬的方法
①命名荣誉法
②评价赞扬法
③默许赞同法
④背后赞美法
⑤契机鼓励法
⑥图文表扬法
批评的方法
①委婉说理法
②表示惋惜法
③含蓄映射法
④以扬代弃法
⑤戴罪立功法
⑥直截了当法
处理课堂不良行为或突发事件的方法
1.提问法
2.安排工作法
3.正面提醒法
4.幽默诙谐法
5.非言语控制法
6.个别谈话法
7.舞台情境法
8.循序渐进法
9.合同法
10.反应损失法(消退)
11.劝离现场
12.复述常规法
13.停止学习法
惩罚要集中在不受欢迎的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