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知识点:(一):农业生产要素
适用于考研:农业硕士-农业管理专硕及涉考类型,本篇为342专业核心:农业生产要素知识重点汇总
编辑于2023-05-17 17:32:30 湖南342(一):农业生产要素
土地的概念
1.在经济学上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水,土壤等一切自然条件。
2.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在有的情况下,土地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面。
土地的特性
多见于简答题
土地的自然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反映, 是土地所固有的, 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
土地能永久利用, 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类对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 在人类诞 生之前尚未对土地进行利用时这一特性是不存在的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肥力下降,收成减少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地租
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付出的代价,因为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 因此地租量完全 取决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竞争。
可以利用地租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稀缺的资源, 如果不收取地租会造成缺乏 效率的以及不适当的使用方法
CBD
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其他权利的确认、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其他权利的 内容。
土地确权的影响(作用)
1.有助于后期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土地流转,增加人均耕种面积, 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
2.稳定民心,鼓励农业生产者进行长远性投资。
3.通过落实农民财产权, 通过有偿转让农村土地, 让更多农民有足够经济实力进城 购房定居,加快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4.规范农地征迁补偿,在某些情况下降低强制征迁的发生率, 起到稳定农村的作用。
!土地集约经营
概念: 什么叫集约? -集合起来用
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
类型
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 式
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 的方式
资金集约型: 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 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1)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投资教育)
(2) 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3) 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4) 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业整体素质
(5)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概念: 什么是适度? -符合各种规律发展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 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①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发展二三产业)
③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2) 不断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4)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5)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6) 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土地制度
名词解释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
1.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 度、土地税收制度等。
2.狭义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产权
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 一切权力的总和。常用“权力束”加以描述,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 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中国农地制度
1.农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地关系的总和。
2.它包括农地所有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农地金融制度、农地税收制度
3.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土地的利用, 而土地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实行的土地制度。
4.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与核心。
现状
(1)农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有的归村集体所有,有的归村民小组所有。
(2)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并依此为基础形成土地双层经营体制 (全称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一些地方对农地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出现了转包、租赁、拍卖、入股等土地 流转形式或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税费制度进行了改革试点等。
中国目前农地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地产权界定不够明晰。
(2)农地承包关系不够稳定,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有时受到侵害,影响了农民的积极 性。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地流转制度还未建立起来,难以实行土地 规模经营。
(4)农地金融制度未建立起来,农民缺乏抵押土地使用权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权利。
(5) 农地税费制度不合理, 即税轻费重、且收费随意性很大, 这既加重了农民负担, 又易滋生腐败现象。
!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
(2)稳定与完善现行的农地承包制度。
(3)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4)进一步落实农户经营自主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农村土地采取家庭承包或者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 方式承包,依法对承包的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农村土地
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耕地、林地、草 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如国有农场的土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合法方式在有关当事人之间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生变动。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1)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二轮土地改革)
土地承包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当 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物权法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 当事人要求登记的, 应 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
(2)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三轮土 地改革)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 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 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 其他方式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
(1)经营自主权,也称经营决策权
a: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承包人自行决定干什么,怎样干的权利。
b:给予承包方经营自主权, 就可使他们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关心生产、销售情 况,收益与经营效果挂钩。
c:但应当注意的是, 承包经营自主权应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自主, 不能利用经营自主权进行非法经营,否则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收益权
它是指通过自主在承包地上进行经营活动后,占有经营所得利益的权利。 如村民在承包地上种植了果树或者农作物,产生的收益就应该归承包人拥有。
(3)收益的处分权
它是指承包方可以对自己经营的收益自行予以处理, 可以留给自己或者送给别人, 也可以当作商品将其出售
(4)流转权
它是承包方可以将承包的土地自行采取转让、 出租等方式使其拥有的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给第三人,由第三人行使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
(5)优先承包权
它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本集体成员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于本集体 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
(6)继承权
它是指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的, 该承包人的继承人继续享有原承包合同法定及约 定的权利。
农业劳动力供给
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决定因素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
农业劳动力需求
决定因素
(1) 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
(2) 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3) 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理论
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 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一般规律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 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
(2)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 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 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
(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呈现出两个阶段的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增加,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下降; 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机械化)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 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 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不足: ① 该模式仅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②该模式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 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的。 ③ 该模式在假定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城市不存在失业 ④ 该模式把不变的工资水平作为分析的基础
拉尼斯—费模式
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不转移)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不转移)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转移)
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 包括心理因素。
(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种力量是原住地的推动力, 如迁出地缺少就业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 不和、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属于推力; 另一种力量是迁入地的拉力,如公共设施较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 则是拉力。
吉佛的引力理论
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 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 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低工资到高工资的地方, 从劳动力过剩的 地方到劳动力不足的地方。 乡城人口迁移的动机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 差异越大, 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 多;距离越短,流入的量就越大。
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
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 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 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 非 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 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 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将超过农忙季节需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绝对剩余;
只是在农闲季节呈闲置状态的农业劳动力,称作相对剩余。
区分这两种类型剩余的意义在于: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时----- 首先将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安排他们常年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 其次,相对剩余的农业劳动力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潜能, 安排一些临时性的非农生产活动。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1) 积累型剩余
是指由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增长过快,超过非农产业吸收量, 以及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资料过量结合,超出部分逐渐积累的一种剩余劳动力类型
(2) 结构型剩余
是指由于宏观经济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一种类型
(3) 替代型剩余
一是由于对农业投入大量的农业机械、 技术和能源,从而置换出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过剩;
二是由于用工业方法生产农产品的代用品, 等于用工业劳动力替代农业劳动力, 从而使 农业劳动力过剩。
(4) 季节性剩余
农业由于有农忙和农闲强烈的季节性差异, 在农忙季节,既使农业 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有时还感到缺乏。到农闲季节又有大量农业劳动力闲置起来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形成季节性剩余 。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1) . 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2)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农业劳动效率在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前很低,但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调 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劳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机械化使用过高)
(3) .耕地的减少,由于二三产业, 城市化及道路的建设等发展占地, 以及对耕地保护不利等多方方面 的原因,使得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4) .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村二三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上仍不发 达,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足。
( 5 ).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户籍制度,政府限制政策)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从转移地域看,以就地转移与农村内部转移为主,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1.改革开放后, 随着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其转移。 2.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吸纳劳动力明显增多。
(2).从转移产业看,以农村工业部门为主
农业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
(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
目前绝大部分转入农业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利用自己的闲暇 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4).从不同区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非农产业发展快,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农业劳 动力转移途径多。在不发达地区, 由于二三产业的不发达, 资金短缺等原因, 劳动力转移途径少, 速度慢。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1).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基数大,而且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2).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4).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数众多的矛盾突出
(5).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1)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
(2)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
国家对乡镇企业的在财政,税收方面等方面提供优惠,将有助于加快农业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
(3)抓好城镇建设,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
(4)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菲佣)
(5) 支持和加强对待转移和已转移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 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2) 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3) 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4)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5) 改善劳动组织,加强经营管理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广义的农业技术进步, 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包括农业 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因考虑的主要 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因而又叫硬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1) .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
(2)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 .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4) .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
A:劳动节约型技术
指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 技术
B:资源节约型技术
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生 产资料)
C:中性技术
指使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技术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
A 先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B 先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后以劳动节约型技术为主的道路
C 中性技术进步的道路
重点推进的农业技术进步
1.尽快形成一整套“二高一优”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 有效改造中低产田
3.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机械技术
4.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经济进步受四种力量的推动 人口增长、工作意愿增强、资本增加和技术创新。
一种创新只有当它的最终效果能够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时, 才会被有力地采用, 这 是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希克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偏向劳动还是偏向资本, 取决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 而 在竞争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反映其相对稀缺程度。 相对稀缺的要素成为企业生产以至经济发展的瓶颈, 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 而对该 要素的节约或释放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国民收入。 由此定义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技术知识的积累 技术进步包括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
他验证了不同产业资本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品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伸出三个命题: (1)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其它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 (2)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 (3)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 总之,是市场需求决定了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 技术发明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或把握经济机会,这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并不是两种独立的假说, 而是互相补充的技术进步理论。节约 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技术创新, 如果不落实到某一种产品上, 就无法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 体所采用。 反过来说, 针对某一种产品的技术发明, 如果不能够相对地节约一种或几种生产要 素,也不会被技术需求的微观主体所采用。 微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两种假说内在统一的基础和纽带。
公共农业科研体系的理论
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导性假说为农业研究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基本 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由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支配农业科研活动。
因为农业科研的大多数成果, 尤其是生物和农艺研究, 是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新 品种、新配方、新工艺等, 它们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 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收 益上的非独占性或外溢性, 难以避免搭便车等问题的困扰。农民对一种新的知识信息的 使用, 并不减少他人所能利用的信息数量; 而信息使用的扩大也不会增加其研究成本的 补偿。
农业资金
农业资金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 物资本和无形资产, 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 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 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农业财政资金
农业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
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
在内容上, 农业财政资金既包括国家农业项目投入的农业资金, 也包括用于农业的 各种补贴、事业费等支出。
农业信贷资金
广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产业中各个 环节的单位或个人的各种信贷资金。
狭义的农业信贷资金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和个体信贷供给者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的 中的信贷资金。
农户资金
农户资金是指农户农业生产所得或其它收入中可以用于农业投资的现金、银行存款 等资金。
农户资金是农业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私人投资的主体。
土地产出率
土地产出率是指单位土地上的平均年产值,是反映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影响企业土地产出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A 行业结构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的土地产出率一般高于传统产业。
另外一些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受开工时间的限制,土地产出率也不会很高。
B 规模效应影响。 同等条件下, 规模较大企业业务比较稳定, 非生产性占用土地相 对较少,组织生产的行政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而小规模企业支撑企业运转的必要部门依然存在,生产的稳定性不如大中型企业, 因此与大中型企业比较土地产出率相对较低。
C 企业体制影响。国有、集体老企业遗留问题多、企业负担重,生产不景气,虽占 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产出率低于其它各种经济类型企业。
D 企业经营组织方式影响。 现在企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协作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同一种产品,企业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选择与其它企业合作生产,自己作为 终端企业注重关键技术控制和品牌建设,相对而言后一种经营组织方式土地产出率会较 高。
E 企业主的意识影响。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反映出产出率不高, 其原因之一在 于这两大类型企业资本大都由个人资本组成, 企业主对产值上报并不热衷, 有一定的人 为因素影响土地产出率指标。另外, 外向型企业的土地产出率较高, 原因之一也在于外 贸销售必须开票,无法隐瞒,企业反映出的生产和销售与实际比较接近。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
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管理的职能
附加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