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编辑于2020-02-18 15:11:07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 与发展来理解货币的本质。 2. 理解并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及货币种类。 3. 熟悉货币本位的演变过程和主要货币本位制度。 4. 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所观察的各种货币的定义;了解货币、财富和经济活动的关系。 5. 深刻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1. 货币的产生
简单的偶然交换时期
扩大的经常性的交换时期
困境
第一,交换双方的要求很难同时得到满足。
第二,缺少一种共同的单位来衡量或表示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价值。
第三,缺少一种令人满意的单位,可用来签订延期支付合同。
第四,没有储藏一般购买力的恰当方法。
中介型的交换时期
原始货币
当地居民日用品
盐、谷子、兽皮、布匹、海贝······
原始货币不便之处
第一,不具备形式统一、质地均匀的特性。
第二,不具备坚固耐用和便于携带的特点。
第三,不便于化整为零。
第四,不具备价值稳定的特点。
货币型交换吋期
金属货币
金属块
金属工具
金属铸币
币材从实物到金属演进的意义
金属货币的岀现明显地弥补了原始 实物货币的不足,更好地适应了流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生活和交换的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没有金属货币的出现,就不可能有金属铸币的出现。只有当金属铸币占领 流通,自己又不断地使自身的价值实体与自己所代表的社会价值抽象分离出来以后,才具有了现代信用货币出现的可能。
2. 货币的职能
交易媒介
原始职能、基本职能
价值标准
记账单位
价值储藏
优缺点
第一,它不需要或仅需要极少的交易成本。
第二,就货币本身来看,其价值(价格)是固定的。
第三,货币的价值会随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化而改变。
第四,货币不能直接为持有者提供某种服务.即不能获得间接的隐含收益。
延期支付标准
货币用来表示债务的标准
3. 货币的种类
实物货币
金属
代表实物货币
政府或银行发行的银行券
特征
第一,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市场上流通,但其背后有十足的金银作准备,并且可与金银自由兑换。
第二,易于携带和流通。
第三,货 币的制造、保管、运输等流通费用低廉。
信用货币
具体形式
1.由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
辅币
钞票
2.由存款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货币
银行券
活期存款
3.由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
特别提款权(SDR)
欧元
电子货币
4.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是国家为了保障货币流通的正常进行而制 定的货币和货币运动的准则与规范。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2.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本位币
自由铸造
意义
自由铸造可以使铸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保持一致
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需要量保持一致
无限法偿
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辅币
小额通货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4.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3.规定准备制度
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
①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②作为扩大或缩小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③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随意流通
双本位制
按法定比例流通
跛行本位制
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行
金币银币可按固定比例兑换
银币降级为金币的附属物
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管理货币本位制、 不兑换纸币本位制)
基本特点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
(3)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而不像金属货币制度那样,由铸币自身进行自发的调节。银行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增加,银行信用的紧缩则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减少。
(4) 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稳定;通过公开买卖黄金、外汇,设置外汇平准基金,管理外汇市场等手段.保持汇率的稳定。
(5) 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流通领域究竟能够容纳多少货币量,则取决于货币流通规律。当国家通过信用程序所投放的货币超过了货币需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6) 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数量越来越小。
中国的人民币制度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2)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元是主币,辅币的名称是“角”和“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的符号为“¥”。
(3)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国务院每年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 的基础上,核准货币发行指标.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4) 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或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损毁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6) 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
(7)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库。分库调拨人民币发 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的调拨命令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
(8 )对人民币的出入境实行限额管理。
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
一国两制下的地区货币制度
跨国货币制度和欧元区的出现
影响
(1) 在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方面,长期称雄世界的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将受到较大挑战, 多元储备货币体制会趋于完善。不过,从近期欧元汇率走势持续疲软的态势来看,今后 一个阶段欧元地位不大可能超过美元。
(2) 在国际汇率体制方面,欧元的出现将会影响各国汇率体制的选择,同时还将会增强国际汇率体制的稳定性。
(3 )在国际货币协调方面,欧元的正式启动使加强国际货币协调的必要性大大加强, 并将在推动国际货币体制改革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5. 货币的定义
6. 货币与财富和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