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俄国近代教育
(四)俄国近代教育,乌申斯基教育思想,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缔造俄国女子师范教育,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从广义上说,知识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从狭义上说,知识理解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 总之,知识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理解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指导掌握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加深的思维活动
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错误概念的转变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
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广义的知识应用,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知识应用,是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俄国近代教育
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
17-18世纪
彼得大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进行教育改革
创办实科学校,特别是军事技术学校(炮兵学校、数学和航海学校以及外国语学校
改善初等教育:开办俄语学校、计算学校
创办科学院:分数学研究、自然研究、文科研究三部分,并附设大学和预备中学, 拟先聘请欧洲著名学者任教后逐步以本国学者取而代之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以提升国家实力、大规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为特征,并在客观上强化了教育的实科倾向,扩大了教育的普及面,向教育近代化迈进了一步。 但俄国封建贵族势力强大,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相当薄弱,彼得大帝去世后,许多实科学校、计算学校停办,科学院和大学的经费不足,俄国教育的发展走向低潮
18世纪中期,以罗蒙诺索夫等为首的学者、科学家创办了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设法律、哲学和医学三个系
1782俄国成立了国民学校委员会
1786该委员会制定了《国民学校章程》,该章程规定在各城区设立修业两年的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立5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
这是俄国政府历史上颁布的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法令
19-20世纪初叶
19世纪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封建农奴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个人自由的束缚, 为此19世纪初期和60年代实行了两次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发展
19世纪初的教育改革
在国内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实施了教育改革
1803颁布了《国民教育暂行条例》, 1804实施《大学附属学校章程》,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体系和管理体制
俄国在领导体制上采用法国的学区制,将全国分为6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1所大学,大学之下附设各级普通学校(堂区学校、县立学校、文科中学)
各级学校免费入学,学校招生不受学生出身和宗教信仰的限制,教学内容注重自然科学
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学制改革法令
1860《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俄国历史上首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1863颁布实施《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俄国大学自治权
1864颁布《初等国民教育章程》
规定所有学校招收社会各阶层儿童,赋予政府、地方自治机构、社会团体、私人开办学校的权利
实施男女同校,接受女子担任教学工作,
设立省学习委员会管理初等学校,教会学校自成体系,教会人士拥有任教资格
确定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为神学、读写算,
1864颁布《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
规定中学分为古典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学制7年
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生可进入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实科中学毕业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
鼓励教师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反对体罚
19世纪70年代后
沙皇政府采取了反对措施,俄国教育出现了大幅度的倒退, 因此与当时的西欧国家相比,俄国教育发展缓慢,整个俄国的国民文化水平非常低
教育思想
乌申斯基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俄国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 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缔造俄国女子师范教育,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教育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教育本质与目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教育是一门需要耐心、天赋才能和本领以及专门知识的艺术
教育的永恒理想在于造就完满的人
教育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不应该是学校的教学科目、教学论或体育规则问题,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
除了要在身体、智力、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外, 还应该具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程教学观
教学目的:教学应该包括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
课程设置上主张开设实科课程(民族语言、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现代外语等
教学过程中提倡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为此他详细分析了注意、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具体论述了他们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培养方法
道德教育
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认为道德是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情感, 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道德品格的最佳途径
为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向其进行祖国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的教育
在德育方法上,教学是基本方法,教师要善于运用说服、强制、表扬、鼓励、警告、惩罚等方法
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
教育学与师范教育
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学是指教育学者所必需的或有用的知识的汇集,狭义的教育学是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
教育学的目的在于从一切方面教育人,所以教育学基础便是乌申斯基称为“人类科学”的所有知识
教育学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只有依据许多广泛而复杂的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建立起来的广义教育学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真正的帮助
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是创办教育系, 教育系的目的在于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极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
对师范教育表现出充分的关注
1861《师范学堂草案》,提出师范学校应设在小市镇或乡村,师范生一律住校 除具备优秀品质外,师范生还要掌握俄语、文学、数学、地理、历史、自然、医学、农业、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分科教学法等专门的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