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职业理念-学生观
教资 科一 第一章,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关于一、职业理念-教学观的思维导图,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看法,素质教育是为了纠正应试教育提出的,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的实践能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职业理念-学生观
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做到因材施教
1>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主体,评价学生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个性—因材施教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要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尊重学生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不可以教师的喜好来评价一个学生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享有合法的权利,同时,学生对学习、生活、自己、他人负责
三、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由......到.......",有固定的顺序,要做到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每个年龄阶段有其对应的任务,要有针对性和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度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强调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要适时而教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一是身身互补,眼盲耳聪;二是身心互补,身残志坚。要扬长避短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十个手指头各有长短,因材施教
四、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1.全面发展的内涵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冲突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充分发展
2>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不矛盾,个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3>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各方面平均发展、同步发展
2.全面发展的教育构成
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美育的类型: 1.艺术美育; 2.自然美育; 3.社会美育; 4.教育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五、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原则的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的原则:1.保证原则;2.机会均等原则;3.补偿原则(因语言文字经济发展的差异,给少数民族加分)
1>入学机会均等
年满6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试、就近入学
2>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课堂回答问题机会均等 一视同仁
3>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
受到适当的教育 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水平
2.有差异的学生共同发展
1>学生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2>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3>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4>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5>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