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考研马原第二章
政治考研马原第二章的思维导图,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政治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思维导图,一切现象都能表现本质,真相是对本质的正确反映,假象是对本质的歪曲反应,假象≠错觉。
马原总纲 导论的思维导图,其中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
基本特征
(1)实在性/直接现实性(“做”)
(2)自觉能动性(“思”)
(3)社会历史性(“变”)
基本结构
(1)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
(2)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中介:主体不能直接作⽤于客体,需要通过中介起作用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 (政治活动):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3)科学文化实践(文化活动):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来源发展目的动力)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
两个对立
(1)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2)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应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应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辩证关系
区别:质的不同
联系
①相互依存: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辩证法),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唯物论 )
②交织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第一次飞跃的基本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得到感性认识)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进行理性把握)
(5)影响因素: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思维能力
非理性因素: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含义:他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中介环节:实践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时间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具体的历史的:这一认识的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
内容上客观
标准上客观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绝对性:绝对正确,无限发展
相对性:近似正确(认识的广度有限), 有待拓展(认识的深度有限)
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具有绝对界限, 但超出一定范围就会相互转化
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确定性(绝对性)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②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③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不确定性
①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及其基本特征
(1)含义: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2)基本特征
①主体性
②客观性
③多维性
④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含义:主体对客体价值及其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作价值判断
(2)基本特点:
①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④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合乎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含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2)辩证关系: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的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从必然走向自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3)我们要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真理的客观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有用的即为真理 多数人认同的即为整理
“对于同一格言,出自饱经风霜老人之口 和未经阅历年轻人之口,内涵不同”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感觉”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