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经-发达商品经济
考研政治思维导图-徐涛老师课程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经-发达商品经济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08-01 09:17:51 广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论) (主体)- 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劳动力
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劳动又是普通商品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不变资本C、可变成本V、剩余价值M
商品价值构成=C+V+M
剩余价值率M'=M/V,衡量剥削程度
绝对剩余价值
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时间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超额剩余价值
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资本的积累
即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有机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C:V)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分配
剩余价值的循环
三阶段
购买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售卖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运动条件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因素
资本周转时间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民主制度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
法制
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人权原则
国家政权
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
垄断资本主义
包括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手段
生产集中
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
指操控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
“参与制”来实现
政治上
“个人联合”
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2.通过控制市场占有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实现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也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主要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
宏观调节
微观规制
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的目标
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微观规制类型
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发展的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个体资本所有制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