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液体制剂单元操作药剂
药剂学,液体制剂单元操作,主要参考药剂学第八版(绿皮书),内容有制药用水的制备、液体过滤、灭菌与无菌操作、洁净室空气净化的标准。
编辑于2023-08-01 10:21:45液体制剂单元操作
制药用水的制备
概述
定义
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存及分装,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
应用范围
饮用水
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
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
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也可作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
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
注: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注射用水
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
灭菌注射用水
可作为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制备
纯化水的制备
预处理(目的是降低水的硬度)
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组成
反渗透系统(目的是脱盐)
原理:反渗透
离子交换系统(目的是脱盐)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出去水中的盐类(阴、阳离子)制得的水为去离子水(污染多、操作繁琐,不建议使用)
电去离子(EDI)(目的是进一步除盐)
电去离子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水中带电离子通过直流电场的作用移动,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目的。
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结合的除盐工艺
超滤(目的是出去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和热原)
超滤是一种物理过滤技术,主要应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但是,由于其过滤孔径相对较大,无法有效去除低分子量污染物,如离子、重金属和溶解气体等。
注射用水的制备
目前主要采用蒸馏法在纯化水的基础上制备得到
设备:多效蒸馏水机、气压式蒸馏水机
液体过滤
过滤机制
介质过滤(介质的拦截作用)
类型
表面过滤
深层过滤
介质
过滤介质
助滤剂
常用的有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热原和脱色作用,也能吸附生物碱。其他硅藻土、滑石粉等
滤饼过滤
(过滤介质表面上残留的液体)
影响过滤的因素
压力
提高压力差有利于过滤
孔隙大小
增大颗粒粒径以减小滤饼阻力
滤液黏度
升高温度以降低滤液黏度
进行预滤,以减小滤饼厚度
过滤器及过滤装置
砂滤棒
由硅藻土、陶瓷烧结而成
硅藻土:适用于黏度高、浓度大的药液
多孔素瓷滤棒:适用于低粘度的药液
缺点:对药液的吸附性强,有时会改变溶液的pH值
钛滤器
金属粉末烧结而成
过滤较细的微粒,常用于脱碳过滤
优点:抗热性能好、强度大、重量轻、阻力小、滤速大
锤熔玻璃滤器
由硬质玻璃细粉烧结而成
适用于注射剂的精滤和膜滤前的预滤
3号多用于常压过滤;4号常用于加压或减压过滤;6号用于除菌过滤
优点:不受药液影响;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的pH值;可热压灭菌;易洗净
微孔滤膜器
以微孔滤膜为过滤介质
适用于注射剂的精滤和除菌(胰岛素、辅酶等的除菌过滤)还可用于无菌检查
优点
孔径小且均匀,截留能力强;阻力小,滤速快;不改变药液的pH;对药液的吸附性小;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缺点
溶液堵塞;药品温度差变化大时会引起滤膜破裂
板框压滤机
利用压力过滤
适用于黏度高、滤饼可压缩的各种物料,多用于注射剂的预滤和中药的提取分离
过滤方式
高位静压过滤
减压过滤
加压过滤
灭菌与无菌操作
灭菌的定义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及细菌的芽孢全部杀灭
物理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特点
穿透力强,传导快,灭菌能力强
热力灭菌法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分类
热压灭菌法
方法: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
特点
最可靠,应用最广泛
能杀灭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适用
耐高温
不适用
不耐高温
注
饱和蒸汽
排空柜内空气
以全部药液达到温度时开始计时
灭菌完毕后不能直接打开灭菌柜
流通蒸汽灭菌法
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30~60min
特点
不能保证杀死所有芽孢
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手段
煮沸灭菌法
煮沸30~60min
特点
不能保证杀死所有芽孢
必要时加入抑菌剂
低温间歇灭菌法
60~80℃流通蒸汽加热,放置24h,加热反复
特点
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制剂
必要时加入抑菌剂
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耐热耐压:芽孢>繁殖体>衰老体
蒸汽性质
药品性质和灭菌时间
在达到有效灭菌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
介质pH
细菌生长:中性>碱性>酸性
干热灭菌
火焰灭菌
方法:用火直接灼烧
适用于物品与用具灭菌;不适用于药品灭菌
干热空气灭菌
方法: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与病原的方法
160~170℃,2h以上
170~180℃,1h以上
250℃,45min以上
适用于耐高温,且不适用于湿热灭菌法物品的灭菌
过滤除菌法
方法:利用过滤材料截留除去病毒以外所有的微生物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药液、气体的除菌
采用0.22μm微孔过滤器、6号垂熔玻璃滤器
射线灭菌
辐射灭菌法
γ射线,可杀灭微生物和芽孢
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和制剂、器械及包装材料的灭菌
特点
不升高产品温度、应用范围广、穿透力强、效率高
费用较高,潜在的危险性
紫外线灭菌法
方法:200~300nm紫外线照射,其中254nm灭菌效率高
适用于无菌空气灭菌及物体表面的灭菌
微波灭菌
300MHz~300kMHz微波照射
适用于液态和固态物料的灭菌,且对固体物料具有干燥作用
化学灭菌法
只对微生物繁殖体有效,芽孢无效
分类
气体灭菌
环氧乙烷、甲醛、臭氧、气态过氧化氢
适用于环境消毒及不耐热的器皿等
药液灭菌
皮肤、设备消毒
无菌操作法
概念
在无菌条件下生成无菌制剂的方法
适用于不耐热的药物注射剂、眼用制剂、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的制备
用此方法制备的药物不再进行无菌检查
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
臭氧其他灭菌
无菌操作
灭菌的验证
灭菌验证的生物指示剂
灭菌参数
生物指示剂去除的定量测定
将大量生物指示剂暴露于一组灭菌条件下测定去除率
评价灭菌工艺的有效性
D值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即下降1个对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微生物的耐热性
Z值
灭菌温度系数,值某种微生物的D值降低1个对数单位时所需要升高的温度数,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要升高的温度
F值
在给定Z值下,一个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物品在参比温度(T0)下等效灭菌时间
F0值
标准灭菌时间,值Z为10℃时,一个湿热灭菌程序赋予被灭菌品在121℃下灭菌的等效灭菌时间(min),仅限于热压灭菌的验证
验证灭菌的可靠性
无菌保证水平
系指一个灭菌程序赋予产品无菌保证程度,用灭菌后非无菌单元出现的概率表示
灭菌验证
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物理验证
气密性测试、空载热分布测试、满载热分布测试、热穿透测试等
间接反映
生物学验证
微生物挑战试验
直接反映
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干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空载热分布测试、装载热分布测试、热穿透测试等
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
洁净室空气净化的标准
A级
高风险操作区
B级
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
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