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绪论内容归纳总结分享!分享内容包含: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大部分。知识点清晰明了,适合课后理解记忆,考前复习背诵!
医学免疫学:免疫器官和组织思维导图笔记。
该图为大学生物组织胚胎学之肌组织思维导图,肌组织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心肌和平滑肌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等内容都可以在下图中找到相对应的知识要点,值得收藏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生理学任务和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物体也称有机体,简称机体,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的总称,包括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各种正常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活动的影响,以及机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整体生命活动所做出的相应调节
和医学的关系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
医学中关于疾病的理论研究都以人体生理学为基础,反过来,临床实践也能检验生理学理论正确与否,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理学理论
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的所有知识都来自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
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创造的一定条件下,对生命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分析,以获取生理学知识的一种研究手段。
方法
动物实验
急性动物实验
在体实验
清醒或麻醉
暴露所需位点
干预因素
离体实验
取出所需要的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成分
人工环境
慢性动物实验
完整、清醒的动物
外界环境接近于自然
较长时间内反复观察和记录
人体实验:主要是进行人群资料调查
研究的不同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整体水平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体液
组成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组织间液/组织液(3/4):分布在细胞间隙内
血浆(1/4):在血管中不断地循环流动
少量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分隔和相互沟通
细胞膜既是分隔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屏障,又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窗口
毛细血管壁既是分隔血浆与组织液的屏障,也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门户
内环境
概念: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细胞外液)
作用
为细胞提供物质
接受细胞排出物
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稳态)
稳态
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动态平衡)
意义
是各种细胞和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果
是体内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必要条件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概念: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接受某种刺激的特殊装置
效应器:为产生效应的器官
神经中枢:指位于脑和脊髓灰质内的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入神经:从感受器到中枢的神经通路
传出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的神经通路
特点:迅速、短暂、准确
体液调节
概念: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方式
远距分泌
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循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细胞,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旁分泌
有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神经内分泌
一些神经元也能将其合成的某些化学物质释放入血,然后经血液运行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
特点:缓慢、持久、弥散
自身调节
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体内的控制系统
组成: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
分类
非自动控制
反馈控制系统
是一个闭环系统,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反馈
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形式
正反馈
概念: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举例: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等;病理状态下常发生正反馈
意义:某一生理过程迅速完成、病理情况下为恶性循环
负反馈
概念: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相反,起减弱作用
举例:体温调节、减压反射等
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前馈控制系统
概念: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举例:食物的信号在食物进入口腔之前引起唾液、胃液分泌等
意义:适应性、前瞻性,也可能失误
神经—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