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总结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社会概况、文学主要特点以及文学的发展方向
本思维导图总结来自小黑讲计算机二级函数
无数次想要努力、心中暗下很多次决心要改变,最后做不到埋怨自己?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可寻,你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绪论
社会概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大分裂的时期,是充满灾难和痛苦的时期,很多著名文人都未能免除被杀的命运。
嵇康,谢灵运,鲍照,死于非命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心中怀汤火,谁知我心烧
魏晋南北朝又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代,人的价值观人生态度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诗穷而后工
总体趋势是由追求外在的功业,道德到追求个人的安全,自由和享受。
人的个性情感和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格外受到重视,人们的哲学思辨能力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人生活影响巨大的另一个社会现象是门阀世途的出现。
对文学的影响
士族产生于东汉,在汉末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势力,士族在政治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在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庄园经济实力过着极其忧郁的生活,这种情况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文学修养极受重视。
习文成为一时风气重文的风气,与士族文人的优越生活条件相结合,导致文学创作和欣赏成为士大夫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文人集团和文人交流成为这种活动的载体。
文学创作和欣赏成为士大夫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些文人群体不仅在一起进行创作,而且互相评赏切磋,两晋之后这种评赏之风更盛。推动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迅速发展。
文学的主要特点。
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
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尤其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
文学最早出自论语中
在汉代,人们把文学当作政治教化工具。
从魏晋开始人们摒弃了这种思想,开始辨析各种文体,提出写作要求。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中进一步分析文体的特征“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这一时期的人们进一步从创作的角度来认识文学的特征和功用。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大歌何以骋其情?”-一钟嵘《诗品》
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理论成熟和繁荣起来。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
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新变,继承和发展,嬗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
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共同的主题。
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文学题材的新变。
玄言诗,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田园,文学g玄言诗而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从题材到风格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
文学的士族化家族化和宫廷化
士族化
三曹
阮瑀与阮藉
嵇康与嵇绍
谢氏家族
宫廷化
萧衍及萧纲,萧绎
文体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
诗歌。
五言古诗得到发展并达到鼎盛。
七言古诗确立起来。
齐梁的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
骈文开始兴盛
赋
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副演变为抒情小赋。
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建安作家: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正始之音作家:竹林七贤
两晋文学
西晋作家:左思
东晋作家:王羲之
晋宋之际的大诗人:陶渊明
南朝文学
宋初作家:谢灵运,鲍照
齐梁时期:“永明体”的产生
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主流
北朝文学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散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
中古期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