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 李希贵 北京教育学院“家校共育”主题演讲
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在协同育人的机制当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2年 10 月 16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两次提到了家庭教育
①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②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建设板块,报告又提到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1年10 月 23 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3 年1月 13 日,教育部等 13 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教师在家校共育中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主导地位
教师需要在这个没有权力的领域发挥领导力
环节1
之后,校长会拍三下孩子的肩膀
意味着孩子从此要承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三个方面的责任
教师们让孩子通过这个仪式产生一次蜕变,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产生了共鸣,为陪伴未来孩子的高三生活,甚至一生的成长打下基础
两张问卷
在青春礼上孩子和父母填写一次,一个学期之后再填写一次
问卷2
家长是不是经常说这些话,也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分别填写
诊断结果
初一的反应最过度
孩子本来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小学生,突然间变得让他们不认识了,他们无法接受,所以会过度反应
作用
通过这样一些指标,我们要让家长增加对自己的自我认知
原因
他很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却不能看到孩子全面的表现,因为他总是在家庭教育中缺席
在那一天,全年级的爸爸们都要来学校
孩子要通过研究他的后备箱
研究和爸爸的关系
研究爸爸的爱好
研究爸爸的工作和生活
引导亲子关系慢慢走向相互理解,
哪怕是往前进步一点点,哪怕是不再继续恶化,都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