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管理学原理》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马工程《管理学原理》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知识导图,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实现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马工程《管理学原理》16组织创新 知识导图,介绍了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创新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一起来看。
马工程《管理学原理》15创新原理 知识导图,管理创新活动是相对于维持活动的另一类管理活动,它是在探究人类创新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产生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行为的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方法
按战略层次划分
层级/官僚/科层控制
含义:利用正式章程、规则、政策、标准、科层权力、书面文件和其他科层机制来规范组织内部门和成员行为并评估绩效
评价:多数中型和大型组织最基本的控制方式,对于建立运营秩序和组织积累知识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层级控制程度高组织,员工拥有较少自主权,易形成纵向业务流程,对客户需求重视不足
常见方法
预算控制——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
局限性
1只能控制可计量业务活动 2常参照上期项目和标准,可能出现对本期估计不足,造成资源不足或浪费3组织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难以预测
审计控制——审核、鉴定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公允性,是一项较独立的经济监控活动
外部审计eg会计事务所【作用间接,由于外部人员不了解组织内部情况,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内部审计eg组织内部机构或财务部门的专职人员,目的为组织内部控制提供一种手段,以检查和评价各项控制有效性【耗费较多、对审计人员要求较高】
财务控制——对企业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矫正,以确保企业目标及为达到目标所指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
偿债能力比率(应付应偿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盈利能力比率(获利性指标、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总资产收益率[某个经营时期的利润总额/该期占用的全部资产]、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润/销售总额]
营运能力比率(反映组织对其现有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市场占有率[企业主要产品销售额/该种产品的市场销售总额]
市场控制
含义:组织借助经济力量,通过价格机制规范组织内部门和员工行为
动因: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过高
原则:1把组织建设成为由内部企业组成的机构2用市场机制代替直接命令来管理组织3在内部市场中鼓励集体合作精神
层次
公司层次:用于规范独立的事业(业务)部门,每个部门都是利润中心,高管一般用盈亏指标对其进行绩效评估
部门层次:表现为公司内部交易eg转移定价
个人层次:激励制度和工资制度
典型:阿米巴经营模式[全员参与型经营]
内部交易化(市场化)意义
传递市场压力,克服官僚主义
实现自主经营,释放员工潜力
实现量化经营,把握经营实态
内部交易买卖,培养经营人才
团体控制
含义:将个体融入团体之中,将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和目标相一致,通过团队共同行为范式来实现组织成员自我约束和控制
动因:组织成员和工作性质的变化、控制环境变化、雇佣关系变化
实施(组织文化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构建创新的组织文化
创建响应顾客需求的文化
创建良好的职场精神
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
产品质量——企业经营结果,是一组实体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工作质量——企业对经营成果产出过程的控制,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企业员工素质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实现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发展(20C20-30s质量检验管理阶段、40-50s统计质量控制阶段、60-70s全面质量管理阶段、80S至今质量管理国际化阶段)
过程控制优化(包括对产品提供全过程管理,和各方面业务过程的协调)
基本方法:根据价值原则不断对业务流程体系进行系统化改造(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形成客户化、规范化、文档化和动态化的业务流程体系)
从根本上进行过程控制优化的方法——业务流程再造(从顾客需求出发,重新整合企业资源,形成跨越职能边界、直达客户的横向的业务流程体系,达到更好、更省、更快的目的)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内涵: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者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基本要求:三全一多(全过程、全员、全组织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实施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基本方法: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改进)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内涵与价值:建立在统计标准基础上、被设计用来减少瑕疵率以帮助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的质量控制方法(宗旨、指导思想和作用见ppt52)
原则:1高度关注顾客需求2依据数据和实施管理3重视流程改善4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5无边界合作6追求完美但容忍失败
组织体系
业务改进方法:DMAIC(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s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
σ越小,产生缺陷可能性越小,6σ水平接近零瑕疵
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及其在控制中的作用
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组织管理的决策和目标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和应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eg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信息技术在管理控制中作用
提高管理信息的处理速度与质量
丰富管理控制的方法手段
改善管理控制的效果
现代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也叫交易处理系统TPS )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基于信息技术的柔性作业系统
内涵: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在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能根据制造任务和生产品种变化而迅速进行调整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特点:1以顾客需求为导向2以信息技术为基础3以敏捷反应为标志
运作
组成:1计算机控制系统2物料运送和管理系统3加工工作
基本运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