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引论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本思维导图是微观经济学-引论,包括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内容,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均衡价格,包括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均衡、经济模型四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微观经济学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930年代以来(尤指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1.欲望的无穷性与层次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2.资源与要素(resources)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产品(时间、信息、人力、自然、资本资源)
生产四要素
人力——劳动L
财力——资本K
物力——土地N(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企业家才能E(管理)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或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3.资源稀缺性(有限性)Scarcity
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免费得到
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有限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有限
人生命有限而欲望无穷
4.选择的必要性与资源配置
A 生产什么(产品)what
B 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how
C 为谁生产(分配)for whom
D 生产多少(数量)how many
E 何时生产(时间)when
(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充分利用,在有限的可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5.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主要分析方法
1.基本假设:经济人
2.主要研究方法
①经济模型:将现实的经济社会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而揭示其经济规律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现有技术水平,经济社会充分利用所有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点的轨迹)
Ⅰ稀缺性
Ⅱ资源配置
Ⅲ机会成本
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Ⅴ经济增长是资源消耗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竞赛
②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即“额外的”“追加的”,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由西经的函数对象决定
资源最优效率的使用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数学方法:函数求导数(一阶导数为0,即找到极值点)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①规范经济学
基础:价值判断
回答:“应该是什么”(要做好坏的评价)
②实证经济学
无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只描述不评价)
4.均衡分析
含义: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①局部均衡分析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他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种变量该如何实现均衡。(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
②一般均衡分析
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不仅用于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而且用于研究经济运动的许多方面)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
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住户、厂商)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Invisible hand)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
研究对象: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解决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visible hand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3.二者关系
①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方面)
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③微观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④宏观基本假设: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