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无政府文化与国际暴力大国的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 简略提纲版 详细版。该图不得用作商业用途,违者必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08-29 20:26:10 内蒙古自治区无政府文化与国际暴力| 大国的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
中国和平崛起
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理论
强行崛起:强行崛起思想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一、无政府性与国际暴力
强行崛起论
国际暴力是国际体系的必然现象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国际政治的第一推动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唯一逻辑、国际政治“元法则”:霍布斯无政府状态
1.无政府性→国际体系自助体系
2.无政府性→国家寻求和推行权力政治→竞争、冲突→暴力
霍布斯无政府状态
物质性的客观事实:国际暴力不可避免命题属真
社会性文化建构:解构、重构,即国际暴力不必然
温特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国际体系的自助性质和权力政治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过程和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与无政府性无直接因果关系
3种理想类型的无政府文化
霍布斯文化:“敌意”
洛克文化:“竞争”
康德文化:“友善”
二、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的条件
强行崛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试图改变国际权力结构,改变国际制度体系,并将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反之,则呈现一个和平发展或曰“软崛起”的过程
测量国际暴力程度的4个指标
国际权力结构:国际体系中主要国家之间的实力分配格局
进攻性现实主义:实力
权力过渡论:实力+意图
霸权稳定论:实力+意图
强行崛起需要实力+意图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
高度经济相互依存是弱化霍布斯无政府性的重要力量,它提高了暴力成本,因而降低了军事力量的效用
国际制度体系
国际制度: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国家行为,促使国家的预期趋同
国际制度构成要素: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国际规范和范例等社会性因素
国际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
1.权威性
2.制约性
3.关联性
国际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健全使得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因而能够缓解合作困境,从而削弱国际暴力
国家战略文化
战略文化: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内容被国家决策人所认同,并据此建立起较长时期的战略选择取向
2类
冲突型战略文化
合作型战略文化
3种认识
对战争的认识
对冲突的认识
对暴力功效的认识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
假设如果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改变国际权力结构、改变国际制度体系、改变经济相互依存,并寻求以武力为主要对外政策手段,就说明具有暴力崛起的倾向;否则,则表明了和平发展的战略
1.中国与国际权力结构的关系
实力
意图
国际体系层面:中国对美国的基本政策是合作而非对抗
地区层面:×试图强行打破地区实力格局,√参与区域合作
2.经济相互依存
3.中国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关系
(1)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情况→中国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
(2)中国加入国际多边公约的情况→中国与国际制度体系的认同程度
4.战略文化
合作型战略文化
中国新型战略文化的重要特征:战争的可避免性、对手的可合作性、暴力效用的明显降低
无政府文化与国际暴力| 大国的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
中国和平崛起
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理论
强行崛起:强行崛起思想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一无政府性与国际暴力
强行崛起论
国际暴力是国际体系的必然现象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国际政治的第一推动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唯一逻辑、国际政治“元法则”:霍布斯无政府状态
1.无政府性→国际体系自助体系
2.无政府性→国家寻求和推行权力政治→竞争、冲突→暴力
霍布斯无政府状态
物质性的客观事实:国际暴力不可避免命题属真
社会性文化建构:解构、重构,即国际暴力不必然
温特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国际体系的自助性质和权力政治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过程和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与无政府性无直接因果关系
3种理想类型的无政府文化
霍布斯文化: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之间的敌对角色使它们表现出以下行为取向: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把对方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一起;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所消灭。霍布斯无政府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亦即霍布斯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丛林法则主导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为逻辑。霍布斯无政府状态被强行崛起论视为国际政治的实质和客观的事实,并从中衍生出两种国际关系的意义。第一,无政府性使得国际体系是必然的自主体系,即国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和财产权(主权)。第二,无政府性使得国家必然寻求和推行权力政治,所以,国际无政府性导致了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换言之,无政府性必然产生暴力。这一推理被视为无政府性的“元法则”。
洛克文化: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和敌意有本质不同: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和财产权利。所以,洛克无政府文化中的国家相互承认主权,重视绝对收益和未来效应。军事实力的比重减弱,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以消灭对方为终极目的。洛克无政府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
康德文化: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核心内容是“友善”。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是他们不使用暴力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康德无政府文化的逻辑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亦即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的体系。
二 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的条件
强行崛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试图改变国际权力结构,改变国际制度体系,并将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反之,则呈现一个和平发展或曰“软崛起”的过程
测量国际暴力程度的4个指标
国际权力结构:国际体系中主要国家之间的实力分配格局
如果一个上升大国有能力打破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格局,并且在意图上也可以打破这种权力分配格局的话,霍布斯无政府性就会上升,强行崛起可能性就会加大。
进攻性现实主义:最极端的强行崛起理论。一方面沿承古典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对权力的无限追求;另一方面又借鉴结构现实主义,强调在无政府条件下相对权力地位发生变化的大国之间会发生暴力冲突。根据这种理论,大国之间的暴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进攻新现实主义几乎完全忽略了上升国家意图这一变量,而其他强行崛起理论则基本上同时注意了实力和意图两个变量。
权力过渡论:当一个上升大国实力接近原有霸权国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暴力权力移交。但设定了一个充分条件:上升大国对现有国际体系的满意程度。迅速强大而又不满现状是国家强行崛起的两个条件。
霸权稳定论:将权力结构和满意程度视为暴力的两个条件。“如果一个体系中权力比较大的国家对现有的领土、政治和经济安排满意的话,这种体系就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是稳定的低暴力状态。
强行崛起需要实力+意图
因此,从国际权力结构来看,强行崛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力,二是意图。单一因素不能构成强行崛起的充要条件。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
高度经济相互依存是弱化霍布斯无政府性的重要力量,它提高了暴力成本,因而降低了军事力量的效用
一个与世界经济体系和其他国家具有高度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国家,其经济利益就与其他国家的情势有着重大的关联。国际暴力危机进口国需要的物资和服务,破坏出口国的市场,甚至破坏整个国际体系的稳定,对于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家来说,显然不符合国家利益。如果经济交往的数量、速度、范围等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削弱无政府性的结构性效应。并且,经济相互依存加大国家之间对国际制度的需求,加强国家之间各种交流和往来,这些功能进一步弱化霍布斯的无政府性。
国际制度体系
国际制度: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国家行为,促使国家的预期趋同
国际制度构成要素: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国际规范和范例等社会性因素
国际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
1.权威性。国际制度是无政府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因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因而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2.制约性。既然国家基本遵循国际制度的规则,国际制度对国家的行为就有着制约作用,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就要符合国际制度的规范。
3.关联性。随着国际社会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制度会不断发展和扩展,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种国际制度网络体系,使诸多问题领域已有的制度联系在一起,因而加强了整个制度体系的效力。
国际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健全使得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相对下降,因而能够缓解合作困境,从而削弱国际暴力。国际体系中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没有政府的国际社会,主要原因就是具有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
国家战略文化
战略文化: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内容被国家决策人所认同,并据此建立起较长时期的战略选择取向。战略文化是一套统合的符号系统,这一系统确立了军事力量在国家间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和有效性的概念,因而建立了主导型战略偏好。战略文化包括对战略环境秩序的基本估计,确立国家决策者对国际冲突及其解决方式的理解,尤其涉及对暴力的认识。
2类
冲突型战略文化:战争是人类事务中不可避免和不必避免的现象、冲突具有必然的零和性质、暴力可以有效的控制结果和消除威胁。加强霍布斯无政府性。
合作型战略文化:削弱霍布斯无政府性。
3种认识
对战争的认识:怎样认识战争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即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还是异常现象。
对冲突的认识:即认为冲突是否必为零和性质。
对暴力功效的认识:即暴力是否可以有效地保护自我安全和控制国际事件的结果。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
假设如果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改变国际权力结构、改变国际制度体系、改变经济相互依存,并寻求以武力为主要对外政策手段,就说明具有暴力崛起的倾向;否则,则表明了和平发展的战略
1.中国与国际权力结构的关系
实力
意图
国际体系层面:中国对美国的基本政策是合作而非对抗
地区层面:×试图强行打破地区实力格局,√参与区域合作
2.经济相互依存
3.中国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关系
(1)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情况→中国对国际制度的参与程度
(2)中国加入国际多边公约的情况→中国与国际制度体系的认同程度
4.战略文化
合作型战略文化
中国新型战略文化的重要特征:战争的可避免性、对手的可合作性、暴力效用的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