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马原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内容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编辑于2023-09-11 18:47:16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上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
条件可以改变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规避不利条件
我们要全面,系统,整体的看待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建立辩证的整体观,有大局意识
事物的变化发展
变化泛指事物发生的一切改变,发展则是事物变化中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强大生命力的东西
新事物上不可战胜的
第一,ji就新事物与环境而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和旧事物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克服了旧事物的问题,具有强大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旧事物是指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整个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任何事物都在过程中存在,发展,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两性的关系: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作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指导实践,还要大力发杨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行,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主要矛盾支配地位起决定行作用,次要矛盾从属地位起次要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重视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只强调普遍性否认特殊性是教条主义,反之是经验主义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判断事物量变质变的标准是事物运动变化是否过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转化为他物,认识和处理问题,要掌握适度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内容上看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假象:客观范畴,错觉:主观范畴
内容与形式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把诸多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关系为: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不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表明,形式有相对独立性
本质与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表现本质,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原因与结果
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任何结果都是一定原因引起的。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
必然和偶然
子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包含着必然的方面也包含偶然的方面
必然和偶然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产生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产生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必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定和偏差
必然和偶然相互依存,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总是伴随着偶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在似乎是偶然起支配作用的地方,实际上是必然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制约着偶然的作用形式及其变化。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必然是偶然的,偶然是必然的
现实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