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编《教育学》第一章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梳理。
考编《普通心理学》第三章:情绪、情感过程知识总结。
考编《普通心理学》第二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思维导图。
考编《教育学》第12章《德育》(概述、过程、原则、方法、途径、模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含义
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及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7世纪)
中国
孔子《论语》
治国三要素:庶富教
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学习过程:学思习行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起点公平)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世界最早)
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记》
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学的雏形”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社会本为论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内外相结合
“君子之交,喻也”:启发性原则
“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原则
“学者有四失…多…寡…易…止”:长善救失原则
“豫时孙摩”: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原则
孟子
性善论
明人伦
“大丈夫人格”
“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原则
荀子
性恶论
闻见知行
墨子
素丝说
教学内容:科学技术
教学方法:量力性原则(中国教育史上最早)
学习过程:亲知、闻知、说知
西方
苏格拉底
产婆术/助产术: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德行可教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理想目标:培养哲学王
提出四学
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论灵魂》
“体智德”综合和谐发展: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体育放在首位)
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世界上/古代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班级授课思想的萌芽
创立阶段(17世纪-18 世纪)
培根
《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1632)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第一次论述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泛智”教育思想
直观性原则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洛克
《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
家庭教育
“白板说”
卢梭
《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的集大成者
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西方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当代教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卡连柯
《教育诗》(1925)
集体主义教育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1930)
我国第一部
凯洛夫
《教育学》(1939)
世界第一部
分化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现在)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标的三个领域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
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发现式学习
赞科夫
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一般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指导实际
理解学习过程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我国近代
蔡元培
五育并举
以美育代宗教
北大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毛泽东:“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陶行知
晓庄师范
艺友制
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生活教学理论的核心)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评价
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万世师表”
周恩来:“伟大的布尔什维克教育家”
晏阳初
平民教育
梁漱溟
乡村教育
黄炎培
职业教育
陈鹤琴
幼儿教育
“中国幼教之父”
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斯宾塞
《教育论》
《德育》《体育》《智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
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
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拉伊
出版《实验教育学》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与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并称“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的著作”
新三中心(3):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思想(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五步教学法(5):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断假设、验证假设
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
康德
《康德论教育》
首次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标志着科学、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教育学两大理论基础
心理学
伦理学
教育性教学原则
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旧三中心
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教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