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离心泵
化工原理离心泵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
生物化学蛋白质思维导图知识点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离心泵
工作原理
当原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时,液体一方面随着叶轮做圆周运动,一方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叶轮的中心向外周抛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压力能和速度能。当液体流经蜗壳到排液口的时,部分速度能变成静压力能。在液体自叶轮抛出时,叶轮部分造成低压区,与吸入液面的压力形成压力差,于是液体不断地被吸入,并以一定的压力排出。
基本构造
叶轮
1.闭式叶轮
叶片带有前、后盖板,适用于运输清洁液体
2.开式叶轮
叶片不带前、后盖板,清洗方便
3.半闭式叶轮
只有后盖板,输送浆料或含固体颗粒的悬浊液
泵壳——静止部件
泵轴——旋转部件
轴封——填充及密封
其他部件:滤网、止逆阀、调节阀等
性能参数
流量
指泵在单位时间内由泵出口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以qv表示,单位是m³/h或m³/s。
扬程
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泵后获得的能量,以He表示,单位是J/N=m,即排除液体的液柱高度。
转速
指泵轴单位时间内的转数,以n表示,单位是r/min。
功率和效率
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内泵输送出的液体获得的有效能量。以Ne表示,Ne=ρqvHeg
轴功率(N)
单位时间内由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也称输入功率,以N表示,单位是W或J/S。
效率(η)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η=(Ne/N)x100%
qv——泵的流量,m³/s; He——泵的扬程,m; ρ——液体的密度,kg/m³;g——重力加速度,g=9.81m/s²; η——泵效率
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He、η、N都与qv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由离心泵的实验来测定。如图为4B20型的特性曲线
➢He~qv曲线:qv↑,He↓
➢N~qv曲线:q↑,N↑,流量为零时轴功率(N)最小
➢η~qv曲线:qv↑,η有最大值
在选用离心泵时,应使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一般要求操作时的效率应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2%。
影响特性曲线因素
密度的影响——ρ增大, qv不变, He不变,η基本不变, N增大。
粘度的影响——μ↑,He↓,qv↓; 而N↑,所以η↓
类型和选用
分类
清水泵(IS、D、S型)
耐腐蚀型(F型)
油泵(Y型)
杂质泵(p型)
选用
根据具体流量和压头选择
①额定流量一般取装置正常流量的1.1~1.15倍。
②额定扬程一般取装置所需扬程的1.05~1.1倍。
根据工作介质和操作条件选择
操作
①启动前:灌泵(无自吸力、防气缚)
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空气无法被抛向叶轮外周,叶轮中心处产生的真空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这样离心泵就无法工作,这种现象称作气缚。
②启动时:关闭出口阀(使启动电流最小)
③流量调节
a.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调节泵的出口阀开度
优点:调节方便,流量连续变化;
缺点:流量减小,阻力加大,动力消耗增加(H),不经济。
b.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改变泵的转速
优点:转速下降流量减小,动力消耗(He)也相应降低;
缺点:需要价格昂贵的变速电动机,流量不能连续调节,生产中很少采用。
c.泵的并联和串联
并联、串联后,流量和压头都增加
低阻输送管路---并联优于串联
高阻输送管路---串联优于并联
安装高度和汽蚀现象
汽蚀现象
概念:离心泵安装高度提高时,将导致泵进口处压力降低,叶轮叶片进口(泵内压力最低点)压力也降低。当此处压力降至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将发生沸腾所生成的蒸汽泡在随液体从入口向外周流动中,又因压力迅速增大而急剧冷凝。气泡周围的液体以很大的速度从周围冲向气泡中心,造成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称为汽蚀现象。
允许安装高度
离心泵安装时,应注意选用较大的吸入管路,减少吸入管路的长度、弯头、阀门等管件,以减少吸入管路的阻力。
汽蚀余量Δh
通常为安全起见,离心泵实际安装高度应比允许安装高度低0.5~1m。
管路特性曲线于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
流体通过固定管路时所需的压头与液体流量的曲线。
管路特性方程
泵的工作点
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M,为离心泵在管路中的工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