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内科学第四章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汇总了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知识要点。
编辑于2023-10-24 13:31:5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严重的胸廓畸形
如严重的肾柱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肺血管畸形
少见,如过敏性肉芽肿病累及肺动脉
神经肌肉疾病
发病机制
共同机制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和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发生因素
肺血管器质性改变
肺血管功能性改变
肺血管重构
血栓形成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右心功能的改变
病理
肺部主要原发性病变
肺血管病变
心脏病变
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②体征: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多有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张。部分病例因胸腔内压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肺心病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
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并发症
肺性脑病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缺 O2和 CO2潴留引发,类型多样
心律失常
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为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和颤动
休克
发生原因 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消化道出血
辅助检查
诊断
病史
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或其他慢性胸肺疾病病史
症状
劳力性呼困、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征
颈静脉怒张、P2>A2,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提示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色可能
其他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可资鉴别。但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困难,常需综合分析。
慢性心脏瓣膜病
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风心病三尖瓣病变和肺心病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 X线表现等。
治疗
急性加重期
控制感染
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心力衰竭
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的作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
正性肌力药应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应用指征要牢记)。强心剂多用小剂量,约为常规剂量 1/2或 2/3,选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如毒毛花甙 K
控制心律失常
应用糖皮质激素
抗凝治疗
并发症处理
稳定期
预防
随访与评估
分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
严重的胸廓畸形
如严重的肾柱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肺血管畸形
少见,如过敏性肉芽肿病累及肺动脉
神经肌肉疾病
发病机制
共同机制
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右心衰竭
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准
在海平面和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25mmHg
发生因素
肺血管器质性改变
肺血管功能性改变
肺血管重构
血栓形成
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右心功能的改变
病理
肺部主要原发性病变
肺血管病变
心脏病变
临床表现
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②体征: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多有呼吸音减弱,偶有干、湿性啰音,次晨消失。心浊音界常因肺气肿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张。部分病例因胸腔内压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地下移。肺心病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
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出现心律失常
并发症
肺性脑病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首要原因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缺 O2和 CO2潴留引发,类型多样
心律失常
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为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和颤动
休克
发生原因 ①感染中毒性休克;②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消化道出血
辅助检查
诊断
病史
有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或其他慢性胸肺疾病病史
症状
劳力性呼困、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征
颈静脉怒张、P2>A2,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提示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色可能
其他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可资鉴别。但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困难,常需综合分析。
慢性心脏瓣膜病
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风心病三尖瓣病变和肺心病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本病多为全心增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 X线表现等。
治疗
急性加重期
控制感染
改善呼吸功能
纠正心力衰竭
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消除浮肿的作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
正性肌力药应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竭患者;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应用指征要牢记)。强心剂多用小剂量,约为常规剂量 1/2或 2/3,选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如毒毛花甙 K
控制心律失常
应用糖皮质激素
抗凝治疗
并发症处理
稳定期
预防
随访与评估
分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健康教育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