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 第七章 第一、二节 德育概述和德育过程
教育学第七章:第一节德育概述和第二节德育过程。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思维导图,对本章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性梳理,让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有序。如发现不全面、错误的地方,请各路大神指正。
职业道德概述;教室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点、全国通用版。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德育
德育概述
德育及其意义
德育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德育的性质
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功能
社会性功能
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个体性功能
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教育性功能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主要有三点: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文化传统的作用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本质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结构
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第一层次是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德育内部的矛盾,第三层次是德育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品德认识(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情感是学生产品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拼的行为的精神力量,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自我教育由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也有说法是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组织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较强,思想不成熟,发展也具有双向性;德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学校的教育影响,还收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