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一二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新发展概述和第二节认知发展与教育。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职业道德概述;教室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点、全国通用版。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心理发展概述
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的速度、起止时间与达到成熟时期的不同进度,另一方面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差异性
中小学时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
学龄初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10-11)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仍需以具体形象为主。
少年期
学龄中期,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青年初期
学龄晚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
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环境
教育
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向、趋势、速度和程度
主观能动性
是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注意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抓住关键期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图式(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化(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认知结构改变)、平衡
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感知运动阶段(0-2)
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客体永久性”产生,3-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4-延迟模仿的产生
前运算阶段(2-7)
早起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不可逆运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7-11)
去自我中心性、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命题之间的关系
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维果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两种工具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人有两种工具,一种是物质工具,一种是精神工具。2-两种心理机能。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如简单的感觉和无意的注意;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逻辑思维。
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内化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最近发展区概念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这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教学支架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认识水平的问题是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支架式教学可采用的方式有: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分割成许多便于掌握的片段、向学生示范要掌握的技能、提供有提示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