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四五节
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四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又包括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人本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建构主义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职业道德概述;教室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新课程改革的一些知识点、全国通用版。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三节教师职业心理。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平时背诵、查看很方便。都是根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整理所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增减。希望能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学习效率,祝大家考试顺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学习不能靠外在控制,只能靠内发。有意义学习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学习有两种含义:学习一种新知识,该知识使个人产生了新意义。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 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在这个模式中,罗杰斯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人本主义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
人本主义教学模式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开放课堂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建构主义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就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学习者是一个人在进行学习,但是他在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材料、学习用具以及学习环境等都是 属于社会的,是集体经验的累积;学习的情境性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具体情境而孤立存在。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知识才能真正被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提出教学过程包含的步骤和环节为:1-分析教学目标,以确定当前教学的“主题”,2-创设情境,3-设计信息资源,4-涉及自主学习方式,5-设计协作学习环境,6-评价学习效果,7-强化练习。
在教学书,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经验,并重视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教学,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生观
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知识结构, 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 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知识经验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教师观
建构主义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认为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 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此外,教师在复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用多种途径来表征。
建构主义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由具备认知能力的学生爱教学中主动建构成的。2-学习是自我组织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去“发现客观世界”,而是主动地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
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指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要领框架,2-进入情境,3-独立探索,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抛锚式教学
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他的知识经验构建出新的知识内容。
从教学的角度看,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的有意义建构,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能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比如合作学习。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