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思维导图,包含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等。
编辑于2023-11-16 10:44:09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和前提。
(2)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野: 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唯心史观。
(3)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①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 ②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马克思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
概念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内容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自然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究其原因,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解”问题。 🇨🇳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通常简称为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①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③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生产方式
生产力
(1)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2)劳动对象 (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生产资料
(3)劳动者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内容)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3)产品分配关系
(三)社会意识
概念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
内容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 (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以感性认识为主)
人们的感知、情绪、情感、心态、习俗等。
社会意识形式 (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以理性认识为主)
(1)社会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有阶级性)
政治法律思想(核心/主导)、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2)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无阶级性)
语言学、形式逻辑、自然科学。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 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1) 并非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不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社会意识,都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2)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社会意识发挥作用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辦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概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1、生产力
(1)概念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物质基础。
(2)生产力三要素
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物质标志)。马克思:“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別,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②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③劳动者。
(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关系都受其支配和制约。
(1)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2)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规律。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 (1)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2、上层建筑
概念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内容
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即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政治上层建筑 (主导地位)
政治法律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政治组织及设施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国家政权是核心)等。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辦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集中表现: 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当代中国,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一)交往
概念
交往,是指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总体来说,可以将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作用
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3、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1、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2、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3、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4、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我们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取得的成果。
四、社会进步与社会形态更替
(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不断改造世界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人类自身又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不断实现着人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2、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
(1)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 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进步的主要表现: ①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②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发展。
(3)社会进步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发展的,有时甚至包含着某些停滞和倒退。
3、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既包括人类整体的发展,也包括人类个体的发展。
(2)人的发展指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自由程度的提高。
(3)人的发展程度构成了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人的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社会的每一重大进步,是人类走向彻底解放的必要阶梯。
(4)唯物史观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把人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概括为三个阶段: ①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 ②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③自由个性的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5)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往往用社会制度来指代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 “骨骼系统”;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 “血肉系统”。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
依据经济基础特别是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多样性
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复杂了。有些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3、社会形态更替中的必然性与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2)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①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③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五、文明及其多样性
(一)文明及其演进
1、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进步程度,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
2、社会形态的更替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文明形态的更替。共产主义文明是人类全新的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是其初级阶段或初级形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新形态传承了中华文明基因并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新的文明性质和特征,丰富了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并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二)文明的多样性
1、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不论是古代文明还是近现代文明,都在不同民族那里有不同的表现。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独特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代表着一方文化的洪士和绿洲,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包括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就是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要通过具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出来,而各种具体矛盾的变化发展会导致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系统中,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3)相较于社会基本矛盾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社会主要矛盾可以发生阶段性变化,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社会发展的其他动力
1、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2、革命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3、改革
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4、科学技术
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技革命会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首要的就是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使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5、文化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在其性质上,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其程度上,表现为加快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 ①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概述
两种历史观(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表现为群众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与英雄史观(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与英雄史观相反,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二)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原则
1、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求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及作用)。
(1)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即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是变化发展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变化的、发展的。
2、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4、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三个不同层次(人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从质上看,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包括某些剥削阶级,如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资产阶级。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条件(直接的影响)和精神文化条件(重要因素)。
(1)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
(2)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注意: ① 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人人创造历史”。前一个提法正确,这是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后一个提法错误,因为在“人人”中,既有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有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其他人至多只能算是历史的参与者。
(四)个人的历史作用
1、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有的人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用小些,可称为 “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1)历史人物无论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2)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3、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包括无产阶级领袖,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五)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是一个有机整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它们割裂开来。我们要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