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法:识别变量---收集数据--确定模型--估计参数--进行预测
1、 线性模型:不管衡量的是需求曲线上的哪一个 点,每个自变量都对需求量有一个不变的边际影响。但注意每个自变量的需求弹性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需求曲线上被衡量点的不同而变化。 2、 乘数指数模型:是在估计参数所使用的数据范围内弹性是不变的,而且 等于相应参数的估计值。 (确定需求函数形式时,在 需求弹性基本不变或变化不大时,或者是所有变量仅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变化时,用对数-线性函数形式比较好。
在确
定用
于某
一既
定问
题的
最优
样本
规模
时,
一定
要权
衡样
本的
预期
准确
性和
成本。
预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很多情况下,对于自变量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值来说,线性关系是不存在的。所以,对估计方程的结果进行外推时应注意不能过多地超出在
获得最初的参数估计值时使用的数据值的范围。(这种情况对于乘法指数模型或者其他形式的需求函数来说都是与线性模型一样的)
统计检验:1、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用于检验以下假设:某一具体自变量在解释因变量的变化过程中是有用的; 2、 相关系数检验(R检验):可决系数R衡量的是因变量的变化中已被回归方程(即全部自变量)解释的部分所占的比例;3、回归方程检验(F检验):用于检验以下假设:回归方程中所有的自变量(X1,X2,X3等)解释了因变量的大部分。 只要以上的统计检验有一个 不通过,就需要对确定的变量、收集的数据、函数的形式等重新加以审视,或是还有重要变量的遗漏、或是 数据有重大失真、或是函数的形式不当等。需重新确定变量、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再进行回归分析。直到所有统计检验都通过为止。 R2=0 ,Y的任何变动都未被回归直线所解释;R2=1,Y的所有变动都被回归直线所解释
经济检验:是检验 模型参数估计量在 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主要方法是将模型参数的估计量与预先拟定的理论期望值进行比较,包括估计参数量的 符合、大小 、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如对于一个正常商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应当为负值,若回归发分析的结果为正值,则说明不能通过经济检验
1、包含两个或多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叫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乘法指数模型可以通过取对数转换为线性模型。 2、注:杜宾-沃森 ,自相关检验,数值在0~4之间,越接近2,观测值相互独立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