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 王甦-认知心理学 知觉
这是一篇关于2 王甦-认知心理学 知觉的思维导图。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认知、普心、实验有许多重叠的知识板块,一起记忆会更有逻辑。这是我去年考研备考期间整理的逻辑图,感觉还挺有用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2 知觉
模式识别
模式: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某种刺激结构,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依赖于知识经验,把所知觉的模式纳入记忆中相应范畴,对它加以命名
模板说-模板匹配模型
两个阶段
两个局限
原型说-原型匹配模型
一个缺陷
特征说-特征分析模型
三个优点、两个缺点
三个实验
Selfridge-“鬼城”
结构优势效应
赖歇尔-字词优势效应
解释
推论说
编码说
整体加工、局部加工关系
韦斯坦因、哈里斯-客体优势效应
在一个结构严谨的三维图形中的线段识别优于组织较差的图形
影响因素
注视点
掩蔽刺激及其性质
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
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
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
音素恢复实验
正常、异常、非语法句
两种场景靶子辨认
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
假设考验说
人通过接收信息、形成和考验假设,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
刺激物说
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
Gibson-结构密度级差实验
知觉的生态学理论
知觉系统从流动的系列中抽取不变性
知觉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两者结合
改变刺激呈现实践研究自下而上的加工改变作为上下文的字词数目来研究自上而下的加工
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
纳温-不对称干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