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 王甦-认知心理学 推理(加普心)
认知、普心、实验有许多重叠的知识板块,一起记忆会更有逻辑。这是我去年考研备考期间整理的逻辑图,感觉还挺有用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10 推理
含义
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
基本形式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
为什么会出现推理错误?
气氛效应(武德沃斯)
气氛是指前提所引起的总体印象。从信息加工观点来说是一种启发式策略的作用,人追随两个前提的共同性质或其中一个前提的突出的性质而做出结论
两个肯定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结论、否+否→否、肯+否→否、全称+全称→全称、特称+特称→特称、全称+特称→特称
换位理论(查普曼)
错误地解释了前提: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或特称否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亦真(所有A是B→所有B是A、一些A是B→一些B是A)
三段论推理包含逆转或换位分析,使人不能正常的把握前提的意义,或不能把握前提的多重意义
人可错误地解释前提,但推理还是合乎逻辑的
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
阐述了推理的内部过程,不应用到任何逻辑规则,而是基于语义原则
1、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相当于知觉或表象;2、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替代的心理模型来评价该结论真实性。如果搜索不到,即没有足以破坏该结论的对前提的其他解释,那么这个结论就是真实的
胡竹菁-推理内容正确性
线性三段论
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关系
休腾洛切尔
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按垂直或水平排列
Hunter-操作模型
两个前提中的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表征
空间表象模型
两个前提的信息形成统一的表征以及其中各逻辑项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空间表象
该推理难度依赖于两个因素:每个前提中的逻辑象的顺序和前提的顺序
Clark-语言模型
三项系列问题的表征是由命题构成的
三个基本原则
1、一个前提的两个逻辑项分别由命题来表征;2、前提与问题的一致性影响问题的解决;3、一个无标记的比较级形容词比一个有标记的比较级形容词更易于加工(无标记:好、高、长、深,有标记:坏、矮、短、浅)
语言-表象混合模型 斯滕伯格
语言加工→表象加工→语言加工
批:也许只是一种常见模式,不应排除其他转换模式的可能性
条件推理/命题检验
证真和证伪
“证真倾向”:沃森-“四卡片选择作业”:若卡片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为偶数。 E、F、4、7
无顿悟水平(证真)、部分顿悟水平(证真或证伪)、完全顿悟水平(证伪)
选择作业困难的理论解释
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
关键并不在于材料的具体性本身,而在于它与人的经验的联系
错误地解释命题或规则的意义
具体的有意义的材料可以激活人的有关经验,避免错误的理解
指示语
被试从个别成分的角度,而不是从类别的角度来解释规则
“匹配倾向”: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
归纳推理
概率推理
形式化模型
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
贝叶斯公式
启发式策略
代表性启发法
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具有代表性更常出现
在因果关系中考虑基准率信息
可得性启发法
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忆起的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人的推理受记忆结构制约
调整策略
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锚定效应”
是预存的
是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