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 王甦-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5 王甦-认知心理学 短时记忆的思维导图。短时记忆是一个容量有限的缓冲器和加工器,信息在这里可以通过复述的策略进入长时记忆,也有可能产生遗忘。
认知、普心、实验有许多重叠的知识板块,一起记忆会更有逻辑。这是我去年考研备考期间整理的逻辑图,感觉还挺有用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5 短时记忆
提取
斯滕伯格
认为提取以“比较或搜索”为核心;自变量-识记项目数量
一半是反应、一半否反应,测试项目均匀分布在识记项目不同位置
扫描方式
平行扫描-反应时不变
系列扫描
反应时随自变量变大而变大
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是”反应时斜率是“否”的一半
完全系列扫描
解释:比较过程和决策过程是分开的,比较迅速,决策时长多
RT=cN+(e+d)
不同类别材料加工速率:数字(33ms)<颜色<字母<字词<几何图形<随机图形<无意义音节(73ms)
批评
识记项目数太少,刺激呈现速度太慢
所以未发现存在位置效应(可用自我停止系列扫描说明)
“是”反应时斜率未达到“否”的一半,但小于“否”
从加工能量有限角度也能分析实验结果
直通模型
直接提取
对各项目有熟悉值或痕迹强度,人内部有判断标准
评价
能解释重复项目反应时少和位置效应
不能解释反应时随识记项目增多呈线性增加
双重模型
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同构成一个概念结,每个概念结有不同的激活水平或熟悉值,强度或大小依赖于是否经常受到激活和新近是否受到激活
人内部有两个判定标准
高标准C1、低标准C0-直通的快速过程
中等熟悉值-系列搜索的慢速过程
两个判定标准可变-取决于速度-准确性权衡
加工速率随记忆容量的增大而提高
遗忘
遗忘进程
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短暂,如未得到复述,将迅速遗忘
Brown-peterson方法
要求被试迅速做连续减数的运算和报告,也可按事先设定的节拍器的较快节律进行,防止复述
阻止复述的作业难度越大,记忆保持受到损害越大
不同材料对遗忘进程影响不大
“一个单词”实验很特殊,正确回忆率一直很高-用资源分配解释
痕迹消退与干扰
沃、诺尔曼-探测法
呈现数字串123456789123456+高频纯音提醒
应报告提醒前数字6在前一次出现的后一位数7
自变量:①6后面数字数量(干扰说)、②6后面数字呈现时间(消退说)
存储
复述
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编码
影响因素
觉醒状态、加工深度、组块
代码
信息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适合于记忆系统的信息形式
感觉代码
听觉代码
指AVL单元:听觉的、口语的、言语的代码
康拉德辅音字母回忆错误实验
即使刺激材料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其代码仍有听觉性质,在短时记忆中出现形-音转换以声音形式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或贮存
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主要编码方式
延伸到有听觉缺陷的人
说话好的耳聋学生右声音混淆错误
内部语言也可以转换为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
视觉代码
波斯纳
短时记忆初期有视觉编码,后向听觉编码的过渡,会丢失一些信息
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加以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带有各自感觉通道的特性,比感觉信息抽象,已排除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和细节
语义代码
Wickens-前摄抑制实验-自前摄抑制释放
Shulman-探测词实验:同一匹配、同义匹配
容量
有限容量:7±2
组块
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知识经验与组块
二进制数字序列编码实验、棋局实验、字词回忆实验
分组
容量有限的性质
贮存有限观点
组块数超过槽道数,新进入的信息会挤掉原有的信息
木工工作台
贮存空间与工作空间有权衡关系
复述回路说
容量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时间长短